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融资租赁业津沪深三强争霸

2014-12-26 08:55 性质:转载 作者:胡苏敏 来源:东方早报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津沪政策几乎持平

  2011年5月,《国务院关于天津北方国际(000065,股吧)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方案的批复》(国函[2011]51号)下发,赋予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率先开展租赁业务创新试点的一系列配套措施。东疆的租赁业因此具有“先发优势”,但上海自贸区获批之后,对于东疆租赁业创新试点政策进行了复制、吸收。

  李晖表示,经过多年的创新实践,东疆在支持融资租赁产业上发挥了先行先试的作用,包括融资租赁出口退税、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意愿结汇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已经在包括上海自贸区在内的全国广大地区推广实施。

  深圳也在发力。据刘晓透露,深圳市正在制定支持融资租赁发展的政策,主要围绕一个定位,两个端口和四个方面。

  一个定位,是指深港联动,共同打造区域性租赁业产业集聚中心、资源配置中心和综合服务中心。

  两个端口,是指一个前端资金端,一个后端资产端。“我们想在跨境资金流动做文章,能够打通本外币,在离岸和境内外,形成低成本、多元化的融资渠道;资产端,把境外这些便宜的钱跟境内优良资产结合起来,让这些资金能够流动到实体经济。”刘晓说。

  四个方面,则是指在会计、税收、监管、法律等各个环节做一些更大胆的探索。刘晓透露:“我们也在研究是不是可以应用经济特区立法权,对融资租赁做地方性立法。经济特区立法权是全国人大授权,高于省级立法权,将来进行跨境资产交易,还需要法制环境的国际化。”

  对此,李晖指出,下一步,几个地方政府要一起为租赁行业鼓与呼,“很多时候我们说政府不要管才好,但对租赁这一涉及跨境的行业,这一创新的、融资融物的新业态,当它在中国大量发生的时候,确实需要政府层面和企业一起呼吁。”

  融资、资产转让仍是短板

  “自贸区”是东疆和前海的期待。

  目前,上海自贸区内内资融资租赁公司可借用境外人民币资金,上限不得超过实缴资本×1.5倍×宏观审慎政策参数。这是东疆还做不了的。

  从2010年就在上海综保区运作SPV项目公司的交银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对自贸区效应有直观感受。

  交银金租副总裁李如在上述年会上说,“从2010年到今年10月,我们在区内共有46个项目,有120亿元的投放;但46个项目中的28个项目、20多亿元的投放,是在自贸区成立后这一年形成的。”

  但面对东疆和上海自贸区的一系列创新、改革措施,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工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副总裁陶梅就指出,融资和资产转让仍是中国融资租赁企业的短板所在。

  “我们欣喜地看到,上海自贸区出台很多跟融资、资金往来有关的政策,但我们目前感觉是毛毛雨,完全不能够支持和支撑租赁业发展。”陶梅说。

  李如也表示赞同:“虽然自贸区在人民币融资方面有一些政策上的支持,但实际上相对于我们业务发展(来说)是杯水车薪。”

12下一页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