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玩“叉车开啤酒瓶盖”的人

2014-05-22 07:40 性质:转载 作者:珠海特区报 来源:珠海特区报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工作一年后,我意外地得到了一个成为叉车司机的机会,公司根据我的表现,安排我去参加叉车司机的培训,就这样,我的生命与叉车紧紧绑在了一起。”提起叉车培训,曹祥云至今难以忘怀。他说,初学会时看到老师傅们开叉车平稳运送空调,叉车走的是“一条线”,然而到了自己手里车轮直打晃,方向也稳不住。当时他深深地感觉到,开好叉车,安全地将每一台空调送到指定的位置,是自己最起码的职责所在。

  于是,曹祥云一心扑在了叉车上,跟叉车磨合。起步-后退-向前,常常每天上完公司规定的上班时间后,还要自觉地留下来练习两三个小时。终于,用了四个月的时间,他也能像老师傅一样,将叉车开成“一条直线”了。同时,同事们也送给了他一个亲切的外号——“拼命三郎”。

  “看似枯燥的工作,其实是充满乐趣和智慧的。”今年32岁的曹祥云已是拥有12年驾驶经验的老师傅,十几年如一日,他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检查车况,检查机油、液压油和水箱以及轮胎的状况,确保叉车在工作中不出状况。曹祥云说,保证货物的完好无损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也只有提前做好各种准备,才能保证货物的正常装卸。

  关键词·精益求精,用严谨决定人生 午休 大伙儿一起玩“叉车开啤酒瓶盖”

  当下,正值格力电器的生产高峰期,每天货物输出量较大,烈日下仓库内35℃的高温无情地炙烤着大家,汗水打湿了每个人的衣服,不等中午下班早已成了“面人”,但他们没有一个叫苦叫累。

  11点45分,午饭休息时间到!曹祥云和他的同事们边说边笑着朝饭堂走去,每天中午等待他们的饭菜是“三菜一汤”,还算丰盛。记者看到,他们的吃饭速度很快,十五分钟便吃完,然后三五成群或走进休息室午休、或到仓库外进行简短的训练。

  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在仓库外的空地上,曹祥云、汤明建、鞠批修等人向记者展示了他们的“绝活”:操作叉车开啤酒瓶盖,发动叉车、调整叉齿、控制力度,只听“啪”的一声,固定在柱子上的一瓶啤酒被干净利落地打开;开叉车投篮、穿针引线……这些可不是练着玩的,而是与叉车司机的工作精准度息息相关。

  鞠批修说,曹祥云在熟练技能的同时,还做到刻苦钻研,大胆创新。一次,他在发现新型号机器导致叉车操作的精确度不够,便买来啤酒练习叉车开瓶盖,直至练到一货叉下去,丝毫不差把啤酒瓶盖打开,“叉车开啤酒瓶盖”就此传开了。2003年,曹祥云当上了叉车班班长,当他发现由于操作不当空调容易出故障,叉车也不安全,必须做到无撞击操作这一高难度技术动作时,他没有多想,自己动手练起来,并专门编写了操作要领,亲自培训推广,又一项绝活“无撞击操作”诞生了。

  “我们就是不要任何一台空调被刮坏,连外包装也不允许。”强烈的责任感和年青人特有的“气盛”,促使曹祥云和队友们放弃中午休息时间共同钻研技术,通过摆放障碍物等模拟仓库作业,并掀起了一股“劳动技能竞赛”的旋风。因技术过硬、爱岗敬业,曹祥云曾获得“广东省五四青年奖章”和“珠海市十佳员工”等多个称号。

  为了学好驾驶知识和技能,他们把知识重点记在卡片上,随身携带,一有时间就拿出来反复学习,有的在家里一边干着家务,一边还要反复背诵。记者在午休室内看到,大家议论的主要话题就是如何提高操作技术,如何运用理论知识,如何理解安全规程,如何掌握检修、保养方面的技术知识……

  如今,一场以“学习和技术的革命”,以练“绝活”为主要内容的岗位大练兵活动在厂内遍地开花,如火如荼,“练出岗位绝活、创出一流业绩”成了各个岗位各项工作的主旋律。

  关键词·扎实肯干,用求实书写未来 下班 新一轮工作任务后继续维修保养车辆

  下午1点15分还未到,801仓库的工人们早已在各自的岗位等候着,在接到下午的工作任务单后,便开始了新一轮的工作。下午的仓库内更是炙热难耐,叉车驾驶室内没有空调,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繁重的工作任务,他们没有任何抱怨和怨言,更多的是坚持和信念,在岗一分钟,拼搏60秒。

  在完成一天的工作任务之余,叉车工们还主动承担起车辆的维修保养。但为了少占用时间,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出车率,他们主动学习一些沉重而又充满油污的维修保养技术。一招一式地演练,对每一个保养、润滑部位都了如指掌。每次作业完毕,虽然已过了下班时间,但是他们的身影仍不停地忙碌在洗车台和机械停放场上,严格按照技术规程完成设备的检查、维护任务。

  格力电器叉车班组之所以能保持旺盛的活力,背后依靠的还有一流的管理。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格力电器为员工提供职业生涯规划、内部培训,建立“能者上,庸者下”的晋升机制,努力为员工搭建事业发展的平台,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对此,曹祥云深有感触,在格力电器,只要你是千里马,就会有千里马的奔跑空间。

  曹祥云在格力电器经过12年的发展,从一名没有学历、没有专业技能的农民工,成长为获得央视叉车技能比赛冠军、珠海市十大杰出青年、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等奖项和荣誉的“叉车大王”。当他谈到这些年的工作感悟,曹祥云说,在快乐的工作中寻找比外在美更可贵的心灵美,正所谓劳动着是最美丽的!

  曹祥云的叉车让人们看到了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平凡的、不平凡的工作的另一面,那就是劳动者以其勤劳智慧,发掘了枯燥劳动中的技巧和乐趣。时至今日,格力叉车团队在“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基础上,进一步赋予了自主创新、自我管理等更多的时代内涵。

12下一页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