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国推出的“家电下乡”及“以旧换新”等政策之后,我国的内需被极大的拉动,中国家电市场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三四级市场的巨大潜力被充分挖掘。直到一系列产业刺激政策相继退出市场,再加之受我国房产调控等政策因素的影响,以发达城市为主的一二级家电市场渐渐疲软,三四级市场需求在极大释放后,增长速度也趋于缓和。中国的家电产业在经过政策拉动高速增长期后,将逐渐走向市场调节的平缓期。
在目前这种市场状况下,各家家电企业都在想尽办法优化整体供应链,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市场反应敏捷性。其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各家企业纷纷成立精益生产推进组织,包括精益生产推进办公室、精益生产小组、精益生产推进部等等名称不一而足。从百度中搜索“精益生产培训”这一关键词就以得到357万个结果,可以发现企业对精益生产的热度。
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仅从精益生产这一环节入手,所得到的效果并不明显。精益生产部分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比如:
1.物流管理没有形成系统性管理
2.没有包装标准,物料包装多元化、混乱化;
3.物料搬运模式为人工、半机械化,人员劳动强度大;
4.过程物流效率不高;
5.过多的不增值动作,限制了工人装配时效率提升;
6.现场管理差强人意;
7.物流设备活动级数差,可移动性差;
8.信息交流时效性差;
9.供应商送货物流缺乏统一规划与实施。
一般的,就以上问题,相关的管理人员将其归结为:
1.人们理解物流管理就是物流容器与工位器具,对于物流管理的合理化模式没有统一的、正确的认识;
2.各个部门潜意识里都只考虑本部门的“小物流”利益;“小物流”意识强于工厂“大物流”需求;很少人关心物流的总体效益;
3.物流管理方面的培训很少,很多人员都是凭经验来管理物流作业,甚至认为物流管理就是现场管理或者仓库管理;
4.以计划为主线的采购、仓储、配送、检验、装配及供应商管理等各环节联动的一体化物流运作规划不够,缺乏统一的目标牵引。
事实上,以上这些问题应归纳为物流的缺失。为什么说是物流的缺失?大家会说每个企业都有物流部门啊!如图所示:
一般的说,产品在整个供应链过程中,生产、加工、装配环节所耗费的时间只占整个供应链周转总时间的不到10%,大部分时间,原材料、零部件或产品是以库存或运输的形式存在。也就是说:剩下的90%时间,是一个物流管理范畴的问题。构建精益运营,加速资本周转,需要构建精益物流管理体系。
而制造企业往往运用精益制造理念推进制造系统创新,已经基本实现车间加工、装配的精益生产。由之而来,新问题出现:缺少一套成熟的物流管理体系来服务和支持精益生产。因此,企业需要的是引进现代物流管理理念,从而构建以支持精益生产良好运行的精益物流管理体系。
如何构建精益物流管理体系?
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包括:
如何实现OTD的最小化;
如何实现总体库存的最小化;
如何实现物料需求信号的有效传递;
如何实现生产组织方式与物料供应的匹配。
2025-04-16 13:34
2025-04-16 11:09
2025-04-16 09:03
2025-04-15 09:28
2025-04-13 09:00
2025-04-09 10:28
2025-04-07 09:58
2025-04-07 09:58
2025-04-07 09:58
2025-04-07 0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