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RFID主要行业领域应用现状分析
2014-01-17 08:09 性质:转载 作者:与非网 来源:与非网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食品安全
多项政策积极推动食品安全建设试点的开展。商务部自2010年就开始推动肉类蔬菜流通追溯试点,确定了上海、重庆等10个城市作为第一批试点城市。2011年又确定了天津、石家庄等10个城市为第二批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城市。2012年10月8日,商务部、财政部双审核确定了第三批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另外,2012年4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公布《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中国将推进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推进物联网技术的示范应用,完善食品生产企业的信息化服务体系。在政府持续积极推动各地食品追溯体系建设的过程中,RFID技术作为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中的核心技术之一,得到了积极的发展,被广泛应用于蔬菜、水果以及生猪等产品的识别中,目前在食品安全应用中的规模约为20亿元。
电子证照与电子门票
在电子证照市场,二代居民项目是第一个规模性的RFID应用。到目前为止,我国至今共换发二代超过13亿张,是全球最大的政府智能卡项目。继二代后,2012年5月,中国电子普通护照在全国启用。电子护照植入RFID高频芯片,芯片中存储持照人的姓名、出生日期、照片图像等个人基本信息。目前,公安机关年均签发普通护照的数量由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100万本跃升至1 000万本,且仍以每年近20%的增长率递增,每年上千万的数量,使得电子护照成为重要的RFID应用市场之一。电子门票领域,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1年深圳大运会上的成功应用,RFID电子门票能够带来的便捷已经为人们所熟知。2012年十八大期间,即采用了RFID智能证件(包括代表证、记者证、工作证、执勤证、车证等所有证件),包括国家主席在内的数万代表和现场工作人员及记者均使用RFID智能证件通过门禁进出会场。RFID产品和技术成功应用于国家最高级别的会议项目当中,其重要性已经得到认可。另外,在京交会、北京国际车展,也都看到了电子门票的身影。
商品防伪
面对国内假酒充斥市场的局面,2012年商务部加速推动酒类流通体系建设工作。2012年2月,为贯彻实施2011年商务部发布的《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酒类流通管理体系的指导意见》,商务部印发了《“十二五”期间加强酒类流通管理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工作推进时间表和考核办法。2012年11月15日,商务部制定了 《酒类流通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意见。政策的不断细化,加速推进了政府和企业建设酒类流通防伪体系的速度。目前,RFID技术已经成为五粮液、茅台、张裕葡萄酒等名酒企业建设酒类流通防伪体系的关键技术之一。五粮液的防伪体系走在最前面,已具备产业化能力。贵州茅台在2012年决定投资约1.8亿元建设茅台酒流通追溯体系,通过添加RFID电子标签,实现茅台酒的质量追溯及防伪。张裕也将在每瓶葡萄酒的瓶标上设制电子标签(RFID追溯系统),实现酒从生产到仓储、物流、销售各环节的的实时动态追踪。另外,安徽古井贡和四川泸州老窖还被列为商务部2012年酒类流通追溯试点企业,同样利用RFID技术开展酒类流通电子追溯,在酒的生产、仓储、运输、批发、零售、消费等环节进行电子溯源,提高消费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