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企业动态 > 正文

龙工(福建)总调室熊文孝获福建劳动模范

2013-05-06 08:23 性质:转载 作者:龙工 来源:龙工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五一前夕,龙工(福建)液压公司掌声雷动。只见副主任熊文孝身披绶带、手捧“福建省劳动模范”的证书,在几个工段长的簇拥下走进车间...

  五一前夕,龙工(福建)液压公司掌声雷动。只见副主任熊文孝身披绶带、手捧“福建省劳动模范”的证书,在几个工段长的簇拥下走进车间。顿时车间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这是熊文孝先生继2009年荣获“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之后,又一次赢得的省级至高荣誉。
  说起熊文孝,龙工人大都知道,他是一个湖北汉子;曾在黄冈麻城的家乡小学从事过一段教书育人的生涯;2002年9月应聘来到龙工,历任(福建)机械铲斗小组组长和(福建)液压缸筒工段、活塞杆工段、叉车油缸工段的工段长;现任(福建)液压有限公司总调室副主任。

龙工(福建)总调室熊文孝获福建劳动模范

 

  熊文孝先生勤奋好学、刻苦钻研。他到龙工的第一份工作是焊工。师傅才教他几天,他就心领神会驾轻就熟地单飞了。每天一上班,他就戴上防护面罩、套上劳保手套,猫下腰全神贯注地焊了起来。他焊了一件又一件,一焊就是大半天,每次脱下面罩,满脸甚至全身都是湿漉漉的汗水。他越焊越起劲,一边焊一边琢磨,怎样才能焊得更加均匀饱满、更为迅速快捷。他不仅自己埋头苦干,还经常虚心向老师傅请教、与年轻的工友们互相切磋。由于勤学苦练,不到半年他的焊接技术就已经炉火纯青,在公司举办的新员工焊接技术大赛中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他常说,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因此他经常邀请几位工友开展劳动竞赛,比质量、比速度、比能耗,身边的几个小伙子个个都越干越欢,公司领导觉得他是一个管理的苗子,不久就让他担任铲斗小组的组长。初出茅庐,他倍感自己肩头担子的份量,因此更加尽心尽力。他率先垂范,带领全组成员苦干加巧干,先后向公司提出了10多项的合理化建议,改进工艺、优化流程,不断提高铲斗焊接的质量和速度。那两年,他自己一直都是公司的标兵,他所带的(福建)机械铲斗小组年年都是集团表彰的先进班组。
  2006年,控股公司从各子公司中选调优秀骨干,组建龙工(福建)液压有限公司,熊文孝被任命为缸筒工段的工段长。当时车间刚刚落成,设备如何摆放更加合理?流程怎样安排更为科学?这是摆在他们这一批工段长和公司领导面对的头等大事。熊文孝主动找来各种图纸,一头扎进车间,这边比比,那边画画,忙活了几天之后他大胆提出了“品”字型摆放设备的方案。公司领导十分重视,经过多方认证,大家都觉得这方法既合理又科学确实可行。由于方案顺利确定,所以整个缸筒工段的设备安装提前了半个月;其他工段也从中得到启发,加快了工作的进程,所以整个公司的设备安装全部提前了一周以上。
  缸筒工段,主要有两项关键的技术。一项是数控加工,一项是缸筒焊接。对于焊接,熊文孝轻车熟路,但他知道缸筒焊接的工艺要求至少比铲斗焊接精密十倍。熊文孝没有丝毫的懈怠,他充分运用自己丰富的焊接经验,不断改进工艺,自行设计和优化制作了10余种的焊接工装,使缸筒的焊接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他在实践中提出的将焊接坡口从20°减为15°的建议,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还极大地提高了焊接的质量;他从活塞杆焊接的实践中悟出的那一整套参数,至今还是缸筒工段质量把控的规范标准。而对于数控加工,熊文孝之前可谓一张白纸,从无接触。但他虚怀若谷一切从零学起,从最普通的机床摸起,开机关机、编程校核……拥有大专学历、当过学校老师的他,没几个月就操控自如,整个工段的生产和管理很快就进入了正轨。2007年,由于缸筒内孔加工的需要,公司从意大利进口了一台价值1000多万元堪称行业一流的数控加工设备——TACCHI。谁来操控这一机床呢?熊文孝主动请缨。从安装开始他就对着图纸一个部位一个部位地熟悉,调试时就跟着意大利的专家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反复地演练,调试一结束当即进行试产。试产那一天,他和另外一个员工一起操作自如、配合默契、一举成功。连在场的意大利专家都情不自禁地树起了大拇指。由于设备先进,再加上熊文孝等几位员工熟练掌握了设备操控的要领,缸筒小组的生产效率一下子提高了两倍,产品的合格接近100%。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熊文孝已经从一位铲斗焊接标兵成长为一名缸筒焊接与机床操控的复合能手,从一个以手工操作管理为主的优秀班组长跃升为一个以数控加工为主的工段负责人。

上一页12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