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产业集群建设 抚顺制造重振雄风奔向辉煌

2012-07-02 09:02 性质:转载 作者:抚顺日报 来源:抚顺日报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现在,以煤炭科学研究院沈阳研究院投资的避难仓项目、天安矿山科技有限公司投资的国际煤机项目为代表的煤矿安全装备产业集群,以浙江抚挖重工控股有限公司投资的抚挖重工机械项目、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山推工程机械项目、抚顺永茂投资的塔式起重机等项目为代表的工程机械及配件产业集群,以上海凯士华公司的百万伏特高压电气设备、苏州创元科技的高科产业园等项目为代表的石化电力装备产业集群,以星际动力总成有限公司的汽车发动机项目和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的汽车配套产业园等项目为代表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已形成规模,蓬勃发展。

  同时基地内一批重点项目也在稳步推进,山推一期厂房竣工;永动力能源材料、博联特、禹华环保、摩尊镍合金等一批投资过亿的项目厂房建设基本结束;宗裕标准厂房完成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罕王电子产业园、森源科技、军锋机械等多家10亿元以上项目进行场地平整。签约项目平均单体投资2.8亿元,投资强度达到每平方米4024元,建成达产后可形成年产值1100亿元。

  产业技术创新日趋完善

  日前,从抚顺电瓷制造有限公司传来好消息,该公司在国家电网特高压项目——皖电东送淮南至上海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第二批变电站设备招标中,成功中标氧化锌避雷器94台,中标总额达2011万元。

  抚顺电瓷制造有限公司是在原抚顺电瓷厂基础上改制组建成立的,主要产品有电力系统用各电压等级的氧化锌避雷器、高强瓷棒形支柱绝缘子和高强度电器瓷套等。为了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公司始终走瞄准高端市场、自主研发高端产品之路,紧盯超高压、特高压电网建设,加紧研究高端产品,拓宽市场,产品不仅供应国内,还出口到俄罗斯美国日本意大利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高端产品的产值已经占企业全年产值的三分之一强,高端产品,成为企业盈利的制胜法宝。

  抚瓷的发展只是我市装备制造企业快速崛起的一个缩影。

  截至3月末,我市装备制造行业投资不断提速,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完成0.5亿元,同比增长207.4%;专用设备制造业完成4.4亿元,同比增长174.1%;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完成2.5亿元,同比增长224.8%。

  崛起的抚顺装备制造业不仅把目光放在“制造”上,同时也放在了“创造”上。

  说起来也许令人咂舌,抚挖研究院拥有液压研究所、工艺研究所、电子研究所、结构研究所及抚挖大连理工研究所5个研发实体,新产品研发不再是关起门来自己做,而是敞开大门借助外力搞合作。

  近年来,我市通过采取“内引外联”、“广泛合作,专业推进”的办法,大力实施“引智引才”的产学研合作创新工程,全力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有力推动了装备制造业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和专业化创新平台的建设。目前,我市已有300多家科技型企业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大连理工、东北大学、哈工大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328项,其中装备制造产业占比达60%以上。2011年,我市被授予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抚挖重工、隆基磁电等企业分别与大学合作建立了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在今年3月召开的抚顺市产学研合作大会上,煤科总院沈阳分院联合抚顺矿业集团、东北大学等建立了煤矿安全装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清华大学、沈阳工业大学与高科电瓷、金源科技共建产品研发中试基地正式签约;抚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与钢铁研究总院、洛阳石化设计院合作的两个重大项目正式签约。

  技术创新体系的快速建立,有力地促进了装备企业做大做强。辽宁抚挖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从2005年的步履维艰,一跃成为全国履带起重机的龙头企业,其与大连理工大学、同济大学等高等院校合作的千吨级超大履带起重机已被列入今年的国家863计划,预计将获得国家科技资金支持1000万元以上。沈阳隆基磁电股份有限公司与东北大学合作的高强磁煤用重介质磁选机等6个项目列入2011年度国家火炬计划和重点新产品计划,共获得国家资金支持260万元。

  现在抚顺装备制造业产品有千余种,叫得响的主导产品有挖掘机、起重机、建筑塔机、石油炼化设备及压力容器、大功率电动机、金属切削机床等,产品接近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约占10%,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约占20%左右。主要产品总体技术水平进入国内领先行列,部分产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截至2011年,我市共有装备制造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1家,高新技术产品收入达到29.21亿元,高新技术产品收入占总收入的74.5%,高出抚顺市高新技术企业平均水平3.6个百分点。

  同时,根据国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和我市产业发展的特点,我市正确引导社会投资方向,对新投资兴建的装备制造企业给予大力支持。另外,通过组织配套生产,扶大带小,壮大地方产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形成了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截至2011年,我市拥有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40多户,完成工业总产值260亿元,比“十五”期末的39亿元年均增长46%。

  “抚顺制造”明天更美好

  “到2015年,我市装备制造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20%以上,比‘十一五’期末年均增长31%,可跃居抚顺工业第二大产业。”金雅兰满怀信心地告诉记者,随着装备制造产业特色产品优势突出、产品和产业结构优化、专业化协作分工合理,我市必将形成具有较大规模的装备制造业体系,主要产品总体技术水平进入国内领先行列,部分产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实现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新突破。

  按照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市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将超过500家,初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成2家国家级技术中心、10家省级技术中心、10家市级中心。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和龙头骨干企业的同时,发展一批具有“专、精、特、新”优势的中小企业群体。壮大现有产业,培育新兴产业。重点打造12342工程,即以抚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先进能源装备制造业为核心,以前岭、拉古两个工业园区为两翼,以公共制造、汽车零配件制造、其他机械零部件制造三个平台为依托,以工程机械、输变电设备、炼化设备、矿山装备四大产业集群为骨干,全力打造油母页岩干馏技术、矿山磁力分选两个成套设备制造基地。

  战略已经明确,蓝图也已展开,在不远的将来,不断发展的抚顺装备制造业必将以卓越的创造力和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呈现出更加波澜壮阔的美好景色,为抚顺赢得新的荣光。

12下一页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