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改革的目的绝不是 对国企实行私有化

2012-06-01 08:58 性质:转载 作者:何宗渝 杨玉华 侯大伟 来源:重庆日报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据新华社北京5月31日电(记者 何宗渝 杨玉华 侯大伟)“虽然去年国际市场低迷,但我们的出口额实现了66.78%的高速增长;全集团实现...
  据新华社北京5月31日电(记者 何宗渝 杨玉华 侯大伟)“虽然去年国际市场低迷,但我们的出口额实现了66.78%的高速增长;全集团实现合并营业收入64.21亿元,同比增长25.07%;主导产品连续21年保持国内行业第一。”安徽叉车集团董事长张德进说。
  作为这家成立于1958年的老国企的“掌门人”,谈及企业的发展历程和成就,张德进的骄傲之情溢于言表。
  安徽叉车集团的快速发展只是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快速发展的缩影。虽然近年来国有企业的数量、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均有所下降,但伴随着国有经济布局结构的调整,国有企业的经营质量及其活力、影响力、控制力都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
  从2002年至2011年
  国企每年减少约7500家
  但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7.6%,利润年均增长22%,上缴税金年均增长17.9%。
  据统计,从2002年至2011年,全国国有企业数量平均每年减少7500家左右,但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7.6%,利润年均增长22%,上缴税金年均增长17.9%。2002年全国国有企业利润总额仅为2636亿元,2011年达到14989亿元。
  以安徽省属国有企业为例,2004年安徽省国资委成立后,监管企业最多时有43户,但经过兼并重组、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政策性关闭破产,以及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和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等改革,2011年安徽省属企业户数减少到30户,但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税费总额三项重要经营指标都同比增长了30%左右。
  据安徽省国资委主任许崇信介绍,经过“十一五”时期的改革,全省有1116户国有中小企业实现有序退出,国有资本主要集中到了保障百姓生活的基础性行业、地方经济支柱产业和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
  从全国国有经济的分布结构看,目前中央企业80%以上的资产集中在石油石化、电力、电信、国防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和交通运输、矿业、机械等支柱性产业;而地方国有资产也逐步实现了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供等保障百姓生活的基础性行业、地方支柱性产业集中,向优势企业和大企业集团集中。
  已形成以国企为骨干
  以民企为血脉的格局
  “既要发展国有企业,也要发展民营企业,使他们都健康成长,齐头并进。”
  国家发改委国有资产研究中心主任高梁说,国有大企业是维护国家经济、科技、国防安全的基础,是国家财政收入和民生建设的支撑,是以自主创新支撑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经济基础。“在关系国家安全与命脉的重要产业和关键领域保持国有经济的控制力,既是社会主义原则的要求,也是国家战略的需要。国有经济必须在战略性、高技术竞争性领域占优势和主导地位,应理直气壮地做大做强。”高梁说。
  “当前国有经济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通过改革来解决,但改革的目的是进一步完善国有经济的结构和体制,促进国有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而绝不是对国企实行私有化。”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宇说。
  从当前我国的经济分布看,已经形成了以国有企业为骨干、以民营企业为血脉的格局。截至2011年底,全国民营企业达到964万户,从业人员超过2亿人,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同样不可小觑。
  据工信部统计,中小企业贡献了全国税收的50%,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60%,创造了70%的科技创新成果,提供了80%的城镇就业岗位;而在数量上,中小企业占到全国企业数量的99%。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认为,国有经济从“大而全”向“强而精”发展,在关乎国计民生的基础性、战略产业做强、做精,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集中资源发展战略产业的优势;通过在不同行业的产业链中与非国有经济形成良性的互动,实现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
  “中国必须根据自己的国情,既要发展国有企业,也要发展民营企业,使两类企业都能健康成长,齐头并进。”胡鞍钢说。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