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生于多事之秋,2007年底到2008年上半年,危机即将爆发之际,首批银行系试点金融租赁公司陆续诞生。
至今,危机余波仍未消弥,但四年多来,金融租赁公司却异常顽强:资产、盈利规模呈几何倍数放大。在金融租赁公司的带动下,中国租赁业迅速崛起,并成长为金融业态中一支重要的力量。
如何看待金融租赁公司四年多来的发展?规模、利润迅速增长的原因何在?长远来看,要打造持久竞争力,中国租赁行业又该在哪些方面做好准备?
民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周巍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认为,金融租赁的迅速崛起是市场需求使然,而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专业化。
周巍称,目前,中国金融业并不发达,租赁公司凭借当前的经营模式尚存盈利空间。但长远看,“即使牺牲一些当期利益,也要扎扎实实走专业化道路。”
第一财经日报:金融租赁发展四年来,行业的整体情况如何?它在目前中国金融业中的角色和地位是怎样的?四年间,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周巍:总体来说,无论是监管部门、社会各界,还是租赁业自身都认为金融租赁业发展得非常成功。自开展试点以来,金融租赁公司尤其是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基本主导了中国租赁业的发展,也带动了中国租赁业的快速发展。
究其原因,核心一点在于需求。在过去,国内的租赁需求一直没有得到满足。以公务机为例,民生金融租赁刚从事公务机租赁之初,绝没想到能做到当前这么大的规模。但即便如此,这种需求都还没有完全满足。就在近期,还经常有国内企业主询问民生金融租赁能否提前安排公务机。(注:民生金融租赁是国内拥有公务机数量最多的租赁公司,公务机机队规模达88架。)
最近几年,金融租赁公司的外部经营环境并不宽松,不但发生了金融危机,而且随后国家层面又进行宏观调控。即使在这种形势下,金融租赁公司依然保持了快速增长。有理由相信,以后经营环境逐渐趋好,金融租赁公司能够生存得更好。
日报:规模较大的金融租赁公司大多为商业银行子公司,目前来看,现在金融租赁的发展是否符合银行办租赁的初衷?在中国分业监管的模式下,如何实现金融租赁公司与母行之间的协同效应?
周巍:对于银行来讲,作为金融租赁公司的主要出资人,获得了较高的投资回报率。民生金融租赁于2008年4月成立,当年就实现盈利,此后利润每年翻番。从以往的实际经历看,股东获得了良好的财务回报。
事实上,金融租赁公司给银行带来的不仅仅是财务回报,租赁公司同时还给母行提供了其他综合贡献。首先,金融租赁丰富了母行的产品线,这就意味着,银行在服务客户时,多了一个手段。假若没有这个手段,客户可能流失。其次,由于金融租赁公司的存在,还能把租赁公司客户的相关业务都留在母行,例如存款、结算等。再次,金融租赁公司对母行的品牌价值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日报:金融租赁公司在危机时,处于极度宽松的货币环境。但去年底以来,货币政策收紧,这样的环境给金融租赁公司融资上带来了哪些变化?拓宽金融租赁公司的融资渠道方面,你是如何思考的?
2019-01-30 15:37
2018-11-23 16:42
2018-11-23 16:32
2016-06-06 07:46
2016-05-17 08:38
2016-04-20 09:19
2016-04-16 09:04
2016-04-12 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