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配件新闻 > 正文

创新 发展 共赢——江淮动力2011商务年会圆满召开

2011-12-09 08:38 性质:转载 作者:江淮动力 来源:江淮动力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12月1日-4日,以“创新、发展、共赢”为主题的江淮动力2010商务年会在山川秀美、风景宜人的中国著名旅游城市——张家界隆重召开,来自...

  12月1日-4日,以“创新、发展、共赢”为主题的江淮动力2010商务年会在山川秀美、风景宜人的中国著名旅游城市——张家界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八百余名客商代表齐聚一堂,畅叙贵我情谊,共谋发展大业。胡尔广、王志城、徐 立、崔卓敏、邹彬、陈忠卫、文学干、杨 爱、蔡茂春、陈卫锋、陈飞、冯永勇等公司及相关事业部领导出席会议。会议由公司副总经理徐立主持。
    本届年会上,股份公司总经理王志城作了主题为“创新、发展、共赢”的工作报告,报告客观、全面地回顾总结了公司2011年所取得的主要业绩,同时也向广大客商阐明了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和公司今后3-5年的重点战略举措,彰显出与广大客商朋友在更广平台、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携手并肩、深度合作的坚定信念与美好期望。
    在总结2011年公司取得的主要业绩时,王总说,2011年是江动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受宏观经济环境多变性的影响,农机行业虽呈总体增长态势,但企业微观经营承受着外部市场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人民币持续升值、用工成本不断上升等多重考验,企业成本压力加大,经营风险增加,发展空间受到挤压。江淮动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广大客商朋友的倾力支持下,通过外抓市场建设,内控经营管理,较好地把握了行业发展机遇,取得了预期的经营业绩。2011年,公司预计产销各类发动机140万台,同比增长8.53%;实现销售收入24.5亿元,同比增长8.41%;出口创汇1.7亿美元,同比增长21.43%,继续名列全国同行业第一。与此同时,企业的发展战略、产品质量、新品研发、园区建设等工作也得到了持续改进与全面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实力和运营质量显著提高。
    在回顾2011年公司开展的重点工作及取得的成效时,王总从六个方面作了总结:一是发展战略定位明确。明确了江淮动力未来三到五年的发展思路,即以产品创新为引擎,在做实、升级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全力推进新产业突破,全面完成企业整体战略转型。目标到2016年产销各类发动机及终端产品244万台,实现销售收入48亿元。二是国际合作再迈新步。6月份,江淮动力与韩国知名企业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资经营水稻及经济作物农业装备产品。三是新品开发成果丰硕。全年共开发新品42个,包括K12柴油机、JDR4105Z柴油机、JD902型柴油机、JF690双缸V型发动机和XS46型割草机、扫雪机整机等;申报国家专利10项(两件专利在省级专利评选中获优秀奖),累计获授权专利 165项;第一台车用电控高压共轨柴油机成功点火,为企业早日进军车用发动机市场奠定基础。四是产品质量持续提升。以提高用户满意度为目标,在企业内部运行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制订实施产品质量改进计划和专项质量整改计划;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先后投资5000多万元,对原有生产线和生产装备、检测设备进行更新改造,提高企业的生产制造水平和质量保证能力;32个产品通过部级农机推广鉴定,21个单、多缸产品进入国家支持推广的农机产品目录。五是售后服务改进创新。江淮动力呼叫中心正式运行,切实解决用户咨询、报修、投诉等问题。同时利用短信平台,及时反馈市场信息,逐台跟踪并建立面市新品档案,客户满意度得到提升;全面启动销售服务体系改革,全新建设支撑销售业务、产业发展的江淮动力服务体系和服务网络,今年以多缸机为试点已在国内建立服务中心9个。六是企业管理规范加强。按照高效、集约、专业化和精益化的管理目标,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制度流程,深化内部管理,企业效率、效益明显提高,同时切实加强员工的教育培训和思想作风建设,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显著增强,企业社会形象大幅提升。

上一页12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