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企业动态 > 正文

让历史见证我们的脚印 印度柳工发展历程

2010-06-08 11:45 性质:转载 作者:汉网 来源:汉网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项目组成员苦其心智,劳其筋骨,用实际行动彰显了一个柳工人的宝贵品质。朱江,进驻印度前,女儿才出生6个月,他把女儿的笑声录下来,每天晚上反反复复地倾听女儿声音,以缓解对女儿无比的思念,第二天又精神抖擞地投入紧张的工作中。每天吃完早餐,就到工地,中午就在工地啃饼干充饥,晚上8点才回到项目组驻地。张毅,面对采购物料的印度标准和中国标准不同,商业环境完全陌生的困难下,每天晚上详细梳理中国标准与印度标准的差异,整理采购物料清单和供方清单,每天早出晚归,逐一的拜访当地供方,与对方沟通我们在印度的长远规划,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李明晟和李毅两个年轻的技术员,进驻印度前都没有全面接触过装配工艺、结构件生产工艺和相关设备规格要求,抵达印度后,每人需要独挡一面,完成工艺布局设计和相应设备采购,其中的困难不言而喻。项目组成员每天都在解决难题,又遇到新的难题,在难题一个一个被化解的过程中,他们也快速成长,成为能独挡一面的综合性人才。

    在总部大力支持和项目团队的艰苦拼搏下,印度柳工在2009年7月8日成功开业,刷新了印度当地建厂速度最快的记录。

    工厂成功开业后,项目组迅速把工作重点由建厂转移到当地标准化制造,当地销售,提升柳工产品当地竞争力上来。从2009年8月份开始,印度柳工工厂开始对CLG835和CLG856两种产品的结构件从下料开始,对各工序进行工艺工装及设备的验证,建立标准化流程,并同时开展当地工人的操作培训。10月份,真正第一台自行生产结构件和装配的整机成功下线,期间克服工具的短缺,工装的错漏,设备设施的调整,技术图纸转化英文,不同语言和文化员工的管理等等重重障碍。

    目前印度柳工正重点开展验证和改进运行管理体系,研究和改进装载机产品在印度市场的应用,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严格控制过程质量和开展持续改进项目,开发本地供应链,推进当地化进程,培育柳工企业文化,把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员工融合起来,继续再接再厉,把印度柳工建设成为柳工海外制造乃至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海外制造的成功标杆。在这一过程中,还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和挑战,但是我们坚信,在公司领导大力支持下,在总部各部门同心协力下,在印度项目组成员的艰苦拼搏下,印度柳工一定会成为印度工程机械行业的领导者和受人尊敬的当地化企业。

12下一页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