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企业动态 > 正文

柳工玉树抗震救灾简报

2010-05-20 09:31 性质:转载 作者:柳工 来源:柳工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5月10日,青海玉树绿意萌动,连绵的群山泛出青色。难忘那一刻。灾难突如其来,力量也在瞬间凝聚。4月14日7时49分,一场里氏7.1级...

  5月10日,青海玉树绿意萌动,连绵的群山泛出青色。

  难忘那一刻。灾难突如其来,力量也在瞬间凝聚。4月14日7时49分,一场里氏7.1级的地震,让美丽的青海玉树几乎变成一片废墟。灾情就是命令。从地动山摇的这一刻起,全国各界群众迅速行动起来,第一时间救人、迅速组织抢险、星夜千里驰援……13亿颗爱心,源源不断地向高寒缺氧的玉树集结。

  在这场举世罕见的艰难救援中,一个民族凭借自立自强、愈挫愈勇的精神,心手相连,守望相助,创造了无数生命奇迹,写下了可歌可泣的篇章。

  “自救互救,我们都是一家人”

  “只要有一线希望,就决不放弃。”从4月14日到22日,她在震后的缝隙中坚持了8天。

  60岁的老人仁青求占是玉树结古镇果青村一社的村民,地震发生时身边仅有两个十多岁的孙子。老人被困在房屋梁和椽子的间隙中间,两个年幼的孙子不时为她送一些水和食物。直到22日上午9时左右,蓝天救援队的队员在排查时发现了她,及时地送往就近的解放军第一医院。负责老人全程医护的医生刘晋梁说,老人送达时,由于肋骨骨折,压迫到肺部,为她做了肺部闭式引流手术。但强烈的求生意愿支持着她,目前身体状况恢复良好。

  生命之坚韧,就如漫山遍野的格桑花,纵使冰雪覆盖、乱石阻挡,依旧会在每年春天吐出嫩芽。

  房屋倒下,平地起烟尘。4月14日上午8时许,藏族青年小玉在转移途中,看到一位十几岁的藏族女学生,被突然倒塌的店铺门压倒,伤势严重。救人要紧!他来不及思考,赶紧把女学生背起来向医院方向跑去。就在此刻,一位骑摩托车路过的汉族青年看到了这一场景,他赶紧调转车头,带上两人迅速驶到玉树县医院。女孩得救了,英雄们却悄然离去。

  “我们本来就亲如一家。”这是生活在玉树地区的15个民族的共同心声。

  地震发生后,当地各族群众奋力自救、忘我互救,成为第一时间内抗击地震灾难的主体力量。在外部救援力量到达之前,玉树当地各族干部群众、解放军、武警官兵、寺院僧侣等就从废墟中救出近千人。

  玉树地区广大僧尼也在第一时间积极行动。他们自发组织救援队伍,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迅速投身抗灾自救。赛宗寺的喇嘛在14日当天全体出动,迅速赶往结古镇,并救出了9名群众。玉树结古寺在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况下,顾全大局,于4月15日派出300余名喇嘛上街参与抗灾自救,并按照宗教仪规,为地震中蒙难的700多名同胞诵经祈福,按当地习俗举行了葬礼。

  4月14日,来自安徽的谢之良顾不上照看自己的店铺,立即赶到赛马场为受灾群众义诊、发药,及时减轻伤员的疼痛。

  地震中死里逃生的回族老板陕国林、陕国雄兄弟拖着疲惫的身体,立即来到自己的商店——大河家国雄批发部,打开店门后喊道:“大家都过来,只要不浪费东西,需要什么就拿什么,不要钱”。

  地震面前,受灾群众奋起自救,大家不分民族、不分宗教、不分当地人还是外地人,众志成城、全力救人,汇成了一支抗震救灾的钢铁洪流。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