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中国叉车界人士2010新年展望和寄语

2010-01-29 16:58 性质:原创 作者:中叉网 来源:中叉网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他对国家从去年开始所采取的经济刺激政策对工业车辆行业的影响,说:
  “国家为拉动内需,采取了一些列经济刺激政策来拉动基础产业,由于叉车需求的延缓和后效应,因此,在去年下半年叉车国内需求增长有所明显回升的态势。我相信,未来1-2年来,国内叉车的需求仍将持续的增长,增速不可能如同往年那么大。从以往来看,叉车出口所占的比列太大,因此在经济危机中下滑和受到的打击最大。但随着国际经济的逐渐回暖以及投资者信息的增加,叉车行业将会越来越好。事实上,中国的中西部地区叉车的普及非常低,有不少依旧还是靠人工来搬运。而国家的产业政策也正在惠及中西部,所以,叉车的国内需求实际空间很大。”
  最后,周总对中国工业车辆同行建言:
  “我最大的建言在于:希望同行理性的看待市场需求,不打价格战争,合理而健康的使这个行业朝可持续方向发展。总的说来,我对中国未来工业车辆,无论是内需还是出口,保持乐观的态度。”

  龙工(上海)叉车有限公司总经理谢英华

  在提及如何看待经济危机对中国叉车市场的影响时,他说:
  “危机危机,危险中总是存在机会的。事实上,这次危机影响到整个叉车行业,经济滑坡和形势的不乐观。这促使我们要在这个不好的氛围里面,去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那就是,去做为未来开发高技术产品、顺应市场推出高性价比的产品、高质量的服务、积极而主动的去开拓新兴市场,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
  在问及他对国家的经济刺激政策是否持续,以及对中国工业车辆行业前景抱有如何态度时,他坦率的表示:
  “从个人来讲,我持谨慎的乐观!从历史的层面上看,任何大投入大上升,必然有大下滑。国家不可能年年拿出4万亿巨款来刺激经济,口袋容量是有限的。行业发展还是需要靠我们自己去努力争取!”
  在问及龙工叉车去年的目标实现的情况时,他依然谨慎而谦虚的表示:
  “我们虽然实现年去年年初的预期的目标,但今后的路依然还很长,与前几名的老大哥的差距还相当的大。总的说来,龙工叉车依然是抱有学习的态度。要走的路还艰苦,努力拼搏是我们的传统。”
  最后,谢总向叉车同行们建言:
  “叉车这个行业也是最近几年才做大的,发展时间不算很长。目前行业依然很乱,我们希望与同行一道,先质量后市场,来共同维护这个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浙江美科斯叉车有限公司董事长陆金红

  在问及如何看待这场经济危机对中国叉车行业的影响时,陆董事长说:
  “任何事物都具有正反两面性,首先肯定的说这场经济危机对中国叉车行业的影响是巨大的,特别是国际市场的巨幅下滑直接导致了中国叉车企业销售台量的下滑和盈利水平的下降,但对国外其他叉车企业的影响更大。这使得中国叉车企业更加重视国内市场,更加理性、谨慎的去看待发展的问题,更加重视工艺技术的创新、进步,更加重视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品牌建设。这将对中国叉车企业的发展造成深远的影响。所以,我个人认为这场危机的影响是利大于弊。”
  在问及因国家经济刺激政策的影响,国内叉车市场正在逐步回升。陆董事长对未来几年国内叉车市场有如下表态:
  “我个人对未来几年中国叉车市场还是持比较乐观的态度。”
  最后,他对叉车同行有如下建言?
  “中国叉车行业的低价竞争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长此以往会对中国叉车行业造成灾难性的影响,这对中国叉车行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衷心希望业内同行(特别是业内的老大们)给叉车市场留一个可健康、持续发展的空间,在我看来,这样的低价竞争对大企业尤为不利。业内小企业在低价竞争这个问题上也更应该多加自律,我们应该更多的考虑一些营造企业差异化竞争优势的问题。最后衷心祝愿2010年业内同行能够较好的发展。 ”

  中国叉车网(www.chinaforklift.com)通过对以上叉车界部分人士的电话连线采访,总的看来,他们大部分人士对今年乃至未来几年中国叉车充满乐观的态度。事实上,纵然世界金融危机重创这个行业,但中国国内叉车的销售2009年却比去年(2008年)有所增长。因此,我们不必悲观。在中国广大的乡村和内地为数不少的制造企业,搬运工作依然是通过人力来进行。随着中国城市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剧,各种因素表明中国国内叉车的市场空间还会被不断放大,根本不存在所谓供大于求,也许是一个假象罢了。中国在名义上是一个所谓的“制造大国”,但人口却是美国的4倍多,GDP只有其1/4,中国叉车国内的销售总量在最近一年才和美国差不多,而多年以前美国还把大量的制造企业向海外转移。因此,这可以看出,中国国内叉车的需求,特别是中西部和不发达地区的需求将越来越明显,机会无穷。

  (备注:以上采访人士排名不分先后,同时我网对未能及时采访到的其它人士表示遗憾,如有建言请与我网联系)

1234下一页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