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安徽商务经济60年跨越式大发展

2009-09-24 09:31 性质:转载 作者:安徽省人民政府 来源:安徽省人民政府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1984年首家外商投资企业落户我省,发展不断加快,从当年的1870万美元发展到2008年的41.2亿美元,年均增长26.4%,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14.8...
  1984年首家外商投资企业落户我省,发展不断加快,从当年的1870万美元发展到2008年的41.2亿美元,年均增长26.4%,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14.8亿美元,而近五年就完成超过130亿美元。

  外商投资领域不断拓宽,从过去一般性加工工业扩展到先进制造业、基础设施、服务业等多个行业。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按照省政府新闻办的安排,今天很高兴参加“安徽60年发展成就”系列新闻发布会,下面我向大家介绍安徽商务的发展成就。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安徽商务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倍道兼行,奋力拼搏,取得了跨越式大发展。

  一、厚积薄发加速崛起

  1、进出口总额突破200亿美元,年均增长超过30%,产品遍及全球220个国家(地区)。

  我省自营进出口业务始于1977年,从当年335万美元发展到2008年进出口204.4亿美元,年均增长32.5%。特别是近五年来,发展进一步加快,进出口累计完成超过650亿美元,是之前27年历史总量的1.7倍,位居中部前列。与此同时,涌现出了一批居于全国同行前列、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龙头企业。通过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已经发展成为全球大型铜冶炼企业第五位,安徽叉车集团进入世界叉车行业十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连续6年蝉联国内乘用车企业出口量冠军,成为民族自主汽车品牌的旗舰企业、“中国创造”的标志性样板,加上马钢、佳通、JAC、美菱等全省进出口过亿美元企业达到30家,培育了汽车、钢材、轮胎、冰箱等18个出口过亿美元拳头产品,充分展示了安徽的产业基础实力。这些企业和产品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自身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安徽走向世界的新名片。

  2、实际利用外资突破40亿美元,年均增长超过25%,46家境外世界500强投资落户。

  1984年首家外商投资企业落户我省,发展不断加快,从当年的1870万美元发展到2008年的41.2亿美元,年均增长26.4%,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14.8亿美元,而近五年就完成超过130亿美元。外商投资领域不断拓宽,从过去一般性加工工业扩展到先进制造业、基础设施、服务业等多个行业。香港东亚银行也在去年进入我省,标志着金融业利用外资取得零突破。外商以并购方式和从沿海转移方式投资我省不断增多,其中联合利华日化有限公司整体从上海搬迁至安徽就是最典型的代表。境外世界500强进驻步伐也明显加快。截至今年7月底,已有联合利华、日立、西门子、ABB、沃而玛、家乐福等46家境外世界500强在我省投资设立了58个企业,其中有24家是近5年来引入的。随着安徽区位、产业、科教、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的日益凸显,安徽越来越成为跨国公司投资兴业的战略首选区之一。

  3、对外经济合作完成营业额突破12亿美元,年均增长超过35%,足迹遍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我省的对外投资与合作始于1983年,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营业额从最初59.3万美元跃升到2008年的12.1亿美元,年均增长35.6%,累计完成37.2亿美元,其中近五年完成超过28亿美元,业务遍及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加勒比海及南太平洋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外承包工程从最初的“借船出海”、分包承建建房、修路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走向自主经营、总承包方式承建冶金、石化、建材、水利、电力、通讯等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合肥水泥设计院、外经建设集团、建工集团、中铁四局、安徽水利、中冶华天等一批外经企业,在项目业主所在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承建的项目有的成为该国标志性建筑。

  我省对外投资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较快,截至2008年,共有80家企业在境外设立125家境外企业(机构),累计协议对外投资额2.76亿美元,实际对外投资1.65亿美元,覆盖39个国家和地区。境外投资由最初在境外设立贸易公司向境外资源开发、境外加工、境外技术研发延伸,投资主体也逐渐由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转变为国有、民营等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初步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市场多元化、行业多样化的对外投资新格局。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2900亿元,年均增长近15%。

  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到市场经济体制,激发了我省内贸流通业巨大活力。一是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居民消费水平明显提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78年的47.8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2965.5亿元,净增60多倍。反映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交通通信、教育娱乐、医疗保健类支出在城乡居民消费支出中的比重大幅提高,家用汽车、钢琴、电脑等成为城镇居民的消费热点,农村居民家庭彩电、冰箱、空调、摩托车、移动电话等耐用消费品拥有量迅速增加。二是流通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市场经济主体蓬勃发展。徽商集团、百大集团跻身中国企业500强,并进入全国连锁企业百强。法国家乐福、美国沃尔玛、德国麦德龙等世界500强及国际知名商业零售企业已在我省投资设立商业网点38家。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迅速发展。合肥、芜湖、安庆、阜阳等成为区域性物流中心。三是城乡流通体系不断完善,消费环境日益优化。作为全国唯一农村商品流通改革和市场建设试点省,已累计建设连锁农家店超过17000个、农村商品配送中心290个,覆盖所有乡镇和30%以上的行政村;建设了5个国家级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4个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改造了50个省级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了44个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培育了30个省级农副产品绿色批发市场,全省最大的合肥周谷堆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初步建立了包括农资、日用品、农产品销售以及市场运行监控等方面的的农村现代商品流通网络。城市商业网点更加有序、均衡,大型超市、百货店、专业店、购物中心等新型业态加快发展,拥有5000平方米以上的大中型商业网点300多个,交易额亿元以上的商品市场近130个,总交易额超过1100亿元,创建了20个以上国家级、110多个省级商业示范社区,商业服务功能不断完善。

  商务经济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增加税收收入、带动社会就业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商务经济对全省GDP增长的贡献率年均超过30%;商务领域税收收入占全省税收收入超过20%,从业人员超过1000万人,带动就业占全省从业人员25%左右。

  二、强化政策提振信心

  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包括商务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为应对危机,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扩内需、稳外需的政策措施,这是商务经济克艰攻难、加快发展的难得机遇。

  支持进出口企业全力保市场、保份额。我们一方面积极贯彻落实国家促进外贸的各项政策,加快促进资金兑现进度,努力放大政策效用。另一方面根据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调整优化省级外贸促进资金使用方向,不断丰富拓展省级外贸促进政策,出台了鼓励机电产品进口、国际市场开拓、进出口孵化、出口品牌建设、服务贸易促进、贸易摩擦应对、中小进出口企业专项担保资金等若干贸易促进政策,并力促地方各级政府加大对外贸扶持力度,形成省市县三级立体化政策促进体系,千方百计提振企业信心,稳定队伍人心,引导企业“危”中寻“机”,力保市场份额。从实际情况看,保市场、保份额已初步见成效,我省对主要出口市场所占份额均有所提高。

  加快改善消费环境,促进消费增长。我们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战略部署,制订了《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实施意见》,涵盖9个方面28项具体措施,已成为近期加快我省流通业发展、扩大消费需求的重要纲领性文件。进一步完善省级现代流通业发展促进政策,重点支持消费环境建议和流通企业培育,努力提升我省流通业现代化水平,积极为扩大消费创造条件。贯彻落实国家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和汽车以旧换新等一系列扩大内需政策,简化手序和环节,强化宣传和培训,提高效率和效用。截至8月底,全省共销售家电下乡产品98.1万台,销售额达19.5亿元,预计全年可超过35亿元,并极大带动了家电中标企业产销两旺。前八个月我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速超过20%,为近10年来新高。

  大力推动“走出去”,强化外经外贸联动。我们专门出台了“走出去”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加大对科研院所承揽技术含量高,带动功能强的对外工程总承包项目和带动我省企业“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外派劳务基地建设的支持力度。建立了对外承包工程保函风险专项资金,鼓励外经企业积极承揽国际业务,推动对外承包工程快速发展。此外,我们还拟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外经企业发挥现有境外网络作用,帮助我省进出口企业牵线搭桥、搜集信息,带动工程外产品和企业走出去。

  三、优化服务共克时艰

  我们始终把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投资者作为商务工作的生命线来抓,尤其是在当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之下,更要以服务为抓手,促进商务经济健康发展。

  稳定外贸进出口。省政府已经建立了安徽省开放型经济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外经贸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我们建立了40家重点联系企业跟踪服务制度和10个进出口工作指导服务组,厅长分片、处长到市、联络员到企业,与企业一起“排订单、排资金、排生产、排船期”,共性问题集中解决、个性问题一企一策。我们推出了60个主要面向中东、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的重点支持和推荐展会,积极组织和鼓励企业走出去开拓市场,保市场、保份额。我们在10个市县建立了省级进出口孵化促进中心,优选出省级外贸公司实行“一对一”传帮带服务,帮助有潜力的企业尽快开展国际贸易业务,逐步形成进出口企业“千军万马”之势。仅上半年就有362家企业实现了进出口零突破。

  促进利用外资增长。借第四届中国中部博览会之东风,密切跟踪签约项目进展,深入推进中博会招商成果转化,预计年内可实现报批注册项目50个,项目履约率超过2/3,实际到位外资超过4亿美元。主动发挥厅14个招商小组作用,主动联系有投资意向客商,宣传环境,推介项目,争取将投资意向转化为具体投资项目。充分利用投洽会等引资平台,立足我省优势、摸排项目资源,提升参与各种大型引资活动成效,仅投洽会就成功对接了124个项目。推动出台了安徽省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二十五条意见,以合肥“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为龙头,加快全省服务外包发展。围绕产业特色培育,主动参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示范区建设,全年将重点组织好50场对接活动,推介1000个以上项目,力争联系5000名以上客商,签约200个以上项目,签约投资总额100亿元以上。

  抢抓扩大内需发展机遇。切实开展“家电下乡”宣传月活动,通过媒体、宣传单、政策培训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国家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和家政就业工程等,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政策、了解政策、享受政策,刺激消费欲望。联合有关部门先后开展了“佳节购物季”和“扩大消费、创新生活”主题促消费系列活动,指导重点流通企业搭建消费平台,营造浓厚氛围,推动商品销售。积极开展“农超对接”和农产品跨国采购对接活动,推动农产品进城,扩大农产品销售。多次开展家电下乡业务培训会,会同有关部门对城市下岗工人、进城农民工进行家政服务技能培训,上下联动,协同作战,确保家电下乡、社区双进、家政就业、早餐示范等工程在我省的有效实施。

  推动优势企业“走出去”。与省外办、公安厅、财政厅等21个部门建立协调机制,与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金融服务协调机制,由农业、地矿等5个行业10名专家组成专家咨询委员会,组建安徽省国际经济合作商会,全方位完善走出去服务协调机制。举办我省外经企业与长三角、中央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对接活动,带动我省企业“借船出海”。组织我省外经企业与生产企业、外贸企业进行对接,以外经带动外贸发展。鼓励具有一定规模和市场基础的企业到自贸区国家投资,带动安徽产品出口。充分发挥我省“走出去”企业在境外商务机构和人员的作用,拟通过授牌等形式,成立贸易促进中心,推动我省更多企业、产品和人员“走出去”。

  朋友们,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实施,安徽的区位、资源、产业、科教、人文等优势日益凸显,必将催生出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变革空间。尽管当前我们受到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全国包括安徽加速发展的态势没有变,全球和沿海产业资本向中国和内地转移的态势没有变。我们有信心,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有关部门和各市的共同努力下,在新闻界朋友们一如既往的大力支持下,在主动融入泛长三角区域合作、在主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进程中,不断拓展对内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开创安徽商务经济科学发展、加速崛起的新局面。

  谢谢大家!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