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三年由沈阳电工机械厂测绘研制第一台电动三支点平衡重式叉车和一九五八年由五一机械厂(现大连叉车有限公司前身)测绘研制第一台5吨内燃叉车起,开始了我国工业车辆的发展历史。当时的计划经济发动机和直流电机需分配,基本上没有自己配套件,大部分依附其他行业,如汽车、机床等。同时又分工管理,这样就严重影响了工业车辆主机开发能力,使得主机品种少,可靠性较差。
根据国内工业车辆产品起重量间隔大、产品结构不紧凑、重心高、起重速度低、操纵性能、安全性、舒适性以及美观度等都与国外工业车辆产品有较大的差距等问题,在原机械工业部组织领导下,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于1975-1978年间第一次组织全国叉车联合设计,以及1983-1987年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和中联叉车公司组织全行业0.5-6吨内燃平衡重叉车新系列设计。应该说两次设计对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和配套件的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同样也是配套件存在一些问题,也影响了主机的发展。
一九八O年以补偿贸易的引进方式,由北京叉车总厂引进日本三菱重工1-5吨内燃平衡重叉车制造技术,一九八五年以许可证贸易由大连叉车总厂引进日本三菱10吨以上叉车制造技术,这两项引进技术,对推动引进企业和全行业起到很大的作用。一九八五年以许可贸易由安徽叉车集团公司与宝鸡双力叉车集团与日本东洋运搬机株式会社引进1-10吨内燃平衡重叉车制造技术,这次引进不仅对主机1-10吨内燃叉车上水平起到积极作用,同时除发动机以外的主要配件也得到消化,对全行业的技术进步以及主机和配套件的联系更加紧密。
一九九三年林德进入中国,至到今日已有16家外资企业进入中国,而且都是世界工业车辆排行榜在前的国际上知名的工业车辆制造商,他们的到来对整个行业和我国物流业的重要装备起了积极作用,他们先进的工业车辆产品和管理办法,对行业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当然也加剧了国内市场的竞争。
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全行业的共同努力,我国经济发展和全行业的共同努力,我国内企业已形成安徽叉车集团、浙江杭叉工程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叉车有限责任公司、浙江诺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等重点骨干企业,他们的品种规格多、专利多,在自主创新过程中已迈出坚定的一步,而且整个产品占据国内外市场的主导地位,行业的集中度还是相当高的。
二OO八年是我国经济非常困难的一年,工业车辆行业国内外两个市场少年宫从下半年开始下滑,到11、12月有较大的下滑。国家防止由经济增长较快转为过热的调控力度加大和措施的逐步到位,国际上金融危机了美洲、欧洲及亚洲等地而且还在延伸,市场需求降低、美圆贬值、出口受阻,我国工业车辆出口速度大大降低。
一、国内市场的几个问题
(一)行业增长速度过快,加剧了重复建设和国内外市场的无序竞争。
近几年行业增长速度过快,无形当中鼓励了中外的投资热情,造成重复建设和国内外市场的无序竞争。目前国外先进的工业车辆制造商已有17家在中国投资建厂,同时国内大型企业和有实力的企业也有数十家投资工业车辆行业,造成产能过剩。
(二)连续几年快速增长,不利于行业产品结构调整,不利于行业产业结构升级。
(三)价格战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市场和企业的利润。
(四)参与振兴物流行业等十大行业振兴较少。
几点建议
(一)贯彻科学发展观、使工业车辆行业在发展速度与持续度及协调度能保持有机统一
1.有能力和有远见的企业家应根据地域和产品建立集团。这样可以形成若干个有特色和规模的集团,以增强其抗风险的能力。
2.后进入工业车辆行业的企业应根据工业车辆行业特点,不搞重复建设和设计,应突出其重点和特色,向工业车辆的深度和广度进军,而真正能做到后来居上。
3.有些企业应根据理性竞争、理性定位的原则,退出工业车辆行业,而寻找更适于自己企业特点的产品和行业。
4.努力发展工业车辆配套行业,使主机和配件均能适应国内外物流业的需求。
(二)调整产品结构、推进产品升级换代
1.根据前面分析,内燃平衡重式叉车、电动平衡重式叉车、电动乘驾式仓储叉车、电动步行式仓储叉车的比例与欧盟、美国有很大差距,应调整产品结构,即符合国内市场的需求,也符合国际市场需求,能自主创新,找出自己企业特点和合理的比例。
2.近年来,我国内燃叉车发展很快,但基本是占据中下端市场,主要还是因为价格便宜,才在国内外市场占一席之地,总之缺乏核心技术。我们内燃叉车虽然在世界也占绝对优势,但那只是数量上,应有核心技术,才能真正占领市场。
3.工业车辆产品向中高端进军。
(三)随时掌握国内外市场动态,及时调整政策
由图三、图四可以看出内燃叉车市场2008年底急速下滑尚未到底,行业应紧紧掌握2009年上半年国内外市场曲线,也希望企业随时调整政策和对策,增强抗风险能力。
1.国内内需拉动和技改的投入。会使国内市场尽早复苏,一些原依靠出口企业转向国内市场,将不可避免产生新的价格战,我们提倡有序竞争,一味降价则不能激发有效的需求。
2.国外市场目前在萎缩,但过去我们主要出口美国、欧盟和俄罗斯,应拓展其他区域,以增加更多的出口地区。
3.应组织起来,在价格和结算方法方面找到更合理的办法。
2024-08-18 09:57
2024-08-17 09:08
2024-08-16 09:11
2024-08-13 13:26
2024-08-13 09:44
2024-08-10 09:47
2024-08-09 09:26
2024-08-07 08:58
2024-08-04 09:37
2024-08-01 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