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凌河水,浪花淘尽英雄。千百年来,古老的凌河,在锦州大地上刻着风雨沧桑。岁月沉淀出浑朴厚重,历史催发出灿烂文明。在古城锦州历史的长河中,作为老牌工业项目——叉车无疑是没有句号的话题。本世纪初,在国企改革的大潮中,原锦州叉车总厂在历经了50多年的风雨洗礼后,旧貌换新颜,于2005年底改制成锦州万力叉车有限公司。曾经的辉煌和骄傲无法淡出人们的记忆,改制后的锦州万力叉车有限公司又以崭新的姿态勇敢地站到了时代的风口浪尖,顺势而上、踏浪前行,用隽永的浓墨重彩,继续书写着成长和奉献的篇章。 ——题记
作为东北地区乃至全国久负盛名的老牌叉车企业——锦州万力叉车有限公司是在原锦州叉车总厂基础上组建的国家定点生产叉车的现代企业,是国内较早生产叉车的专业厂家,国家二级企业,辽宁省先进企业。公司始建于1949年,当时注名“辽西机械一厂”。该厂从始建到1973年,一直从事机械设备制造;1974年更名为“锦州起重机械厂”,开始生产1.5吨至2吨内燃叉车;1985年更名为“锦州叉车总厂”。公司成立50多年来,一直以创新思维和高新技术为支撑,不断寻求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以“诚信、创新、服务”为经营宗旨,坚持“真心做人、精心做事”的企业理念,以“少说多做、真抓实干”为企业作风,树立“创锦叉品牌,为工业立市增辉”的企业价值观,不断赢得顾客的信赖,客户群体及产品市场份额逐年壮大,使公司每年以加速度向前发展。目前,公司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400平方米,其中机加车间厂房2500平方米,铆焊车间厂房5000平方米,组装车间厂房4000平方米,现有员工300余人。主要生产设备200多台,其中有数控火燃切割机、数控折弯机、剪板机、630吨油压机、龙门铣床、龙门刨床、金属表面处理、涂装等大型设备;以及组装流水线、标准整机实验场、液压件、发动机检测实验台等;具有叉车门架、车架、驱动桥、转向桥及变速箱的生产制造和叉车整机组装能力,年生产能力达2500台以上,叉车产销量始终居于全国前列。
体制改革 老牌企业展新姿
锦州万力叉车有限公司是新改制的股份制民营企业。公司前身是国有企业锦州叉车总厂即锦州叉车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家较早从事叉车生产的专业型骨干企业。在计划经济时代乃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企业曾为锦州市的工业发展做出过较大贡献。其主导产品2吨、3吨内燃叉车曾多次荣获省优、部优,企业也曾荣获国家、省、市各种荣誉称号。但随着市场经济改革深化,国有企业的通病也随之暴露出来。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到改制前的2003年末,企业包袱沉重、设备老化、债务缠身等各种矛盾愈发严重,改革迫在眉睫。 2004年3月,市委及时调整了企业领导班子,以促进老工业企业的发展。常功明临危受命,任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以他为首的新领导班子组建后,千方百计地筹措资金,狠抓生产经营,积极开拓市场,为企业的生存绞尽了脑汁。企业生产经营形势随之好转,员工们的情绪也逐步走向稳定。这时领导班子考虑到,要想使企业长足发展,必须摆脱现行体制的束缚,走改制之路。在新领导班子的努力下,改制分两步完成:首先企业在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将政策允许的484名职工分三批全部置换了身份。其次,在市政府和国资委的全力指导下,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反复征求职工代表的意见,改制方案多易其稿,终于在2005年11月获市政府批准,锦州万力叉车有限公司正式挂牌运行。从此原国有企业锦州叉车有限责任公司实现了彻底转制,其主营业务完全由新组建的民营股份制企业锦州万力叉车有限公司承续,常功明接任党委书记、董事长。锦州万力叉车有限公司的挂牌运行为锦州叉车的生存和发展既创造了机遇,又赢得了更加坚实的平台。在以常功明为首的新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全体员工经过两年多的拼搏,一个历尽沧桑的企业终于焕发了生机。 改制后的锦州万力叉车有限公司在管理模式、机制、体制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公司坚持管理创新、推动技术进步,狠抓生产经营和新产品开发,更加符合现代企业的要求。员工的工作态度、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研发人员的观念等也都发生了转变,对市场的反应也越来越快。公司的工作“一切围着市场转”,包括在产品开发上、生产进度上、产品质量控制上,都是以市场为核心。为了适应市场激烈的竞争形势,公司不断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相继出台了新产品研发政策,把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岗位津贴与项目含金量、研发速度和成功率直接挂钩。经过反复市场调研和论证,决定采取“走出去,拿过来”的策略,以国际高质量叉车作样本,研制国内一流水平的叉车。当时,新型2吨、3吨内燃叉车已经改造完毕,并大批量生产,成为公司的主导产品;新型5吨内燃叉车已经研发成功;4吨内燃叉车改型完毕;2吨电瓶叉车的改造已达到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的程度。新产品的推出,得到了新老用户的一致认同,为拓宽销售渠道提供了有利保障。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公司经营状况明显好转,各项经济指标都呈现上升状态。2006年前九个月叉车销售量创造了近十年最好水平,从而由数字的增长发展为效益的增长。面对取得的成绩,董事会并未满足现状,而是将重点放在基础设施和设备改造上。公司先后投入几百万,引进国内先进大型抛丸机、两台新型二氧化碳焊机;更新改造数控切割机、改造变电所和重新铺设引伸电缆、更新改造叉车检车线;改造喷漆车间等。这些项目的上马,不但为企业的发展增添了后劲,而且直接将产品质量提高到国内先进水平。给企业带来了勃勃生机,多年的老牌叉车企业又以全新的姿态信心百倍地迎接新的挑战。
以人为本 众志成城谋发展
一个公司要不断地登上新台阶就需要她的决策者有长远的眼光、睿智的头脑、创新求变的经营理念,能够高瞻远瞩,敢为人先。锦州万力叉车有限公司改制后,党委书记、董事长常功明更加注重公司的科学管理和人才储备,一手抓项目研发,一手抓队伍建设,采取激励管理模式将员工的智慧和潜能充分激发出来,逐步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锦州万力叉车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在开发新产品之前,总是先仔细分析国内外同行业的信息,积极深入到销售一线,广泛征求核心客户的意见,跟他们充分交换看法,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开发产品。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工作人员严格遵照质量体系的要求,并把用户的质量要求也融合到里面。在造型设计方面,设计师把国外先进技术与中国叉车设计制造经验相结合。生产制造的叉车,无论质量、性能,还是外观设计都堪称国际一流,对用户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 为适应市场的竞争形势,锦州万力叉车有限公司把“以人为本”作为企业发展的长远战略目标,不断挖掘、发挥员工的创造力,做到人尽其才,并不惜高薪聘用各种人才30多名。公司提倡“少说多做,真抓实干”的务实作风,实行人性化管理,要求全体员工在厂规、厂法的约束下,提高自觉性和责任感,在企业面临困境的形势下,将压力变动力。同时,扎实有效地推行分配制度改革,员工收入与企业效益挂钩,极大地调动了全体员工的积极性。 锦州万力叉车有限公司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这一原则,改造老产品,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公司坚持以管理创新推动技术进步,提出“老产品向新产品跨越”的目标,加大了新产品开发力度。2007年,2.5吨电瓶叉车和7吨内燃叉车也相继研发成功,各项指标分别以30%速度增长,从而彻底实现了锦州叉车新老产品的更新换代,并且填补了锦州工业空白。特别是与沈飞集团合作研发出国内一流除雪车底盘,填补了国家空白,得到了用户的高度评价,一次签订了三年的定货合同。不但调整了产品结构,而且使公司效益大增,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
文化兴企 追求卓越树品牌
毫无疑问,企业的品格、意志、理念和精神只有融入到企业的文化建设当中,才能对企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锦州万力叉车有限公司改制以来,始终把建设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放在突出的位置,围绕企业精神提高员工素质,建立创新意识,做大做强品牌,开拓市场增加销售,已有明显效果。
锦州万力叉车有限公司把“真心做人,精心做事”作为弘扬企业文化的核心,坚持用人性化的方式培养、感染和激发全体员工的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精神。公司多次组织员工到市博物馆等单位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请国资委领导和老兵义务电影放映队来公司讲党课,作报告。企业文化的建设推动了公司事业的发展,逐步把锦州万力叉有限公司车打造成为一支团结融洽、充满活力和勇于开拓的团队。随着锦州万力叉车有限公司车规模和效益的日渐上升,万力人充分意识到了品牌的力量,意识到了万力叉车要实现“创世界一流叉车制造企业”的目标,就必须具备世界一流叉车的品质、规模和品牌。为此,一条求证卓越、打造世界品牌的道路在万力人脚下延伸。 锦州万力叉车有限公司在产品研发定位时就强调“要比国内同类产品高一个档次”,包括零部件设计和可靠性。在零部件采购过程中,一直要求选择国内最好的、可靠性要求最高的产品;甚至为了保障部分零部件的质量水平,还要从国外引进。同时,公司员工的质量意识也非常到位,所有的员工都在不断地想办法提高自身对制造细节上的质量把握,这对提高万力叉车的产品质量和可靠性起到了非常好的保障作用。此外,锦州万力叉车有限公司完善的售后服务也让万力品牌在用户心中扎下“根”。为充分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更好地为用户服务,万力叉车秉承“为顾客创造价值”的宗旨,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销售体系和售后服务网络。分别在省内其他城市、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北、山东设立了销售分公司和经销处;在北京、天津、唐山、济南、青岛、潍坊、德州、郑州、广州、重庆等地设立了特约经销和服务网点,缩小服务半径,做到省内8小时、省外24小时赶到服务现场,为用户节约停机时间,创造更多经济效益。同时,还对用户实行全方位服务,包括整机销售、配件供应、“三包”服务、用户培训等。为了满足国外客户的要求,锦州万力叉车有限公司还专门设立进出口公司,负责进出口业务,目前产品远销27个国家和地区。通过多种形式的质量跟踪服务,锦州万力叉车有限公司的产品质量和设计不断得到提高,市场整体反映情况也比较理想。用常功明的话说,“虽然目前我们还不能做到国内规模最大,但我们能做到国内叉车产品性能最好。” 锦州万力叉车有限公司在发展的同时还不忘开展一系列党建工作。公司虽然改制,但“党建工作要加强,员工利益要保障”,这是常功明始终坚持的观点。公司党委经常组织一些活动加强党建工作:2007年初请国资委党群处领导为企业所有党员讲党课;“七一”前夕组织新老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到烈士陵园庄严宣誓,重温入党誓言,通过党课和考卷形式增加对党的基础知识了解;为了迎接建党86周年,在锦州电视台做了一期党风建设采访节目;组织党员和积极分子参加市“松山杯”迎接十七大理论知识电视竞赛获得了优秀奖。另外还通过网络、《锦州日报》、《现代物流报》等媒体发表文章二十余篇,宣传了企业形象,提高了企业知名度;党的“十七大”召开之后,党委立即号召各支部组织学习“十七大”报告,并发放了多种辅导材料,要求必须保证学习时间和心得笔记。党委书记常功明带头为各支部书记做示范宣讲,一个学习落实“十七大”精神的热潮已在公司兴起。党建工作促进了公司的发展,如今在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中都能看到党员骨干所起的表率作用。公司党委也曾连续三年被市工业系统评为“先进党委”。 2007年是锦州万力叉车有限公司改制后的第二年。这一年,公司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振兴方略,使生产经营稳步推进,公司攻坚克难,构筑了企业坚实的基础和良好发的展势态。一年来,公司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年大变样,实现全面振兴”及“工业强市的口号”,面对现实,抢抓机遇,积极创新发展思路,努力破解发展难题,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水平,在全体员工的团结奋斗下基本实现了年初制定的“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两个重点,实现三个目标”的即定方针,在实现自身效益的同时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万力人的品牌建设带动了锦州万力叉车有限公司事业的发展。截至2008年第一季度,公司各项经济指标均创造历史最好水平。
责任为本 回馈社会尽情怀
毋庸置疑,提高职工工资和福利待遇,加强劳动安全卫生管理,保护职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之一。随着生产经营紧张有序地开展,锦州万力叉车有限公司逐步将各种福利待遇送到员工手中:及时发放工作服、夏季短袖衫等劳保用品;夏季把雪糕送到车间;春节、五一、中秋节等节假日为全体职工及离休人员发放购物券、豆油、大米、熏鸡、月饼等生活用品,并要求工会组织职工活动,发放奖品2000多元。2007年春节前夕,公司领导班子成员深入职工家庭,走访困难户30家,送去慰问补助金6000多元。特别是老职工史洪达2006年初突发脑溢血,其家庭又非常困难,公司不但及时送去5000元慰问金,而且发动全体员工在1天内义务捐款6000多元,解决燃眉之急,其家属深受感动。除了关心本企业职工外,锦州万力叉车有限公司对社会上的各项公益活动也都全力支持。例如上级号召的为禽流感疫区的捐赠活动、“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市慈善总会号召的“扶助病困大学生”活动、国防建设活动、为今年遭受雪灾地区捐款活动以及社区建设等一系列活动,常功明都代表企业积极响应,共捐款10万余元,实物1000多件,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随着企业效益的稳步提升,锦州万力叉车有限公司的管理层已将眼光放得更远。他们正在利用改制后的大好局面和民营股份制的平台,努力寻求合资合作途径,乘着党的“十七大”的东风,争取将锦州叉车做强做大,为锦州早日实现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本信息摘至锦州日报2008年4月17日专版
2025-05-07 15:37
2025-05-07 13:25
2025-05-07 13:24
2025-05-07 13:23
2025-05-07 13:22
2025-05-07 13:21
2025-05-07 13:19
2025-05-07 13:18
2025-05-07 13:17
2025-05-07 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