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2006年中国叉车行业重要事件回顾(文字)

2007-01-18 00:00 性质:原创 作者:中叉网 来源:中叉网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2007年的钟声早已敲响,2006年已经过去了,但余音绕梁,我们不妨回味一下过去的一年,在中国叉车行业所发生的一些重大的事件。过去...

  2007年的钟声早已敲响,2006年已经过去了,但余音绕梁,我们不妨回味一下过去的一年,在中国叉车行业所发生的一些重大的事件。
  过去的一年是中国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这一年以年初卡斯卡特增资中国2000万美元(1.6亿人民币)打响第一炮开始,以柳工投资3亿元人民搞万台叉车项目做了该年最完美的结束!
  这一年,我们可以通过最权威机构的估计,中国叉车的产销量接近10万台!
  很显然这一年是值得记忆和回顾的!
  那么,让我们看看,这一年究竟发生了些什么事情呢?

这里点击(2006年中国叉车行业重要事件回顾(图文)专题

第一月:
卡斯卡特在中国进行新一轮战略投资(2006年1月初)
  在该年的元月,美国卡斯卡特公司凭借超过2000万美圆的新一轮战略投资在中国全面展开,同时也是中国叉车行业堪称为第一个重大事件由此发生。到去年底,该公司所有在中国的投资项目都取得令人满意的预期效果。
  卡斯卡特中国公司位于厦门卡斯卡特中国总部,在未来几年,他们无疑将全力发展叉车属具货叉和工程机械属具。由此看来,作为全球的叉车属具的老大,该年在中国起了投资的表率作用。
台励福集团成立35周年(2006年1月)
  去年是台励福集团成立35周年。
  回顾2006年,台励福集团“立足台湾,面向全球”销售战略得以实施,成功与世界先进企业接轨,不断完善。并在2006年底完成青岛厂的二期工程,持续提升产能。
  展望2007年,叉车产能跃升万台以上,公司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即将取得更大的成绩。
友佳在香港成功上市(2006年1月11日)
  也许是第一家叉车公司选择在特区香港上市,这是继中国第一家叉车上市公司合理股份之后,友佳集团凭借其综合业务实力用上市来向股民和投资者最好的回答。
  而在去年的05月28日,萧山区政府对友佳国际在香港成功上市表示祝贺并百万重奖给友佳。 11年前就来到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创业的友佳,2000年才成立友佳工业堆高机事业部,去年底将叉车脱离出来成立新的杭州友高公司专门从事叉车业务,可见友佳集团对叉车事业的重视程度。
中国首台正面吊出口(2006年1月15日)
  去年,大连叉车有限责任有限公司生产的45吨正面吊运机,在1月15日首次出口南非。实现了我国正面吊运机出口零突破。同年4月17日,4台可堆码七层20-40英尺国际标准集装箱空的FD260K7堆高机,再次出口到南非。
  众所周知,大型正面吊运机及集装箱堆垛机基本都是洋品牌的天下。而大连叉车实现了中国在该产品领域的零突破,这无疑为大连叉车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铸就起了中国民族叉车工业的辉煌。
第二月:
西林”品牌被评为宁波使2006-2007重点扶持出口名牌 (2006年2月7日)
以出口为主的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在该年的第二月被宁波市外经贸局评为其2006-2007重点扶持出口名牌。
当然,近97%的产品销售出国外的宁波如意公司来说,获得这样扶持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
第三月:
杭叉建厂50周年和累计销售叉车突破10万台及宣布将建立杭叉工业园(2006年3月17日)
  向来低调的杭叉在06年至少发生了至少三件令叉车行业值得注意的大事情。
  一是杭叉建厂50周年。
  二是历年累计销售叉车突破10万台。
  三是宣布将投巨资建立杭叉工业园。
  作为中叉公司的重要成员,杭叉的表现在中国叉车行业是有目共睹的。
  杭叉的明天无疑一片光明。
小松叉车举行产品全国巡回展示会(2006年3月17日)
  去年的3月17日,小松叉车在山东工厂举行新产品展示会,从此拉开其全国巡回展示的序幕。
  小松叉车应该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工业车辆制造商之一,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进入中国,进而前年底在中国正式设立制造工厂。
  如今看来,小松工程机械的优异表现,使起欲在中国叉车市场雄心勃勃举动是在所难免的。
中国广州品牌叉车及配件展览会开幕(2006年3月20日)
  由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机动工业车辆分会中联叉车公司主办的“2006第二届广州品牌叉车及配件展览会”在广州正式开幕。
第四月:
中国工程机械协会机动工业车辆分会四届二次理事会在苏州召开
  中国工程机械协会机动工业车辆分会四届二次理事会在于去年的4月2号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召开。中联叉车公司(原中国叉车公司)作为协会理事和中国叉车网应约出席。
  出席本次会议的单位包括:国家工程机械质量检测中心、国家起重运输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中联叉车公司(原中国叉车公司)等。还包括国内主要叉车及机动工业车辆制造商,小型搬运车辆制造商、叉车配件配套厂商、叉车属具制造商。
海斯特宣布独资并推出首款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做的新产品(2006年4月21日)
  准确的说,海斯特独资应该是05年年底的事情。
  海斯特总经理洪可欣在去年4月21日回答相关媒体采访时首次透露,上海海斯特叉车制造有限公司已于去年底正式收购了中方股东所持有的15%股权,目前已经正式成为独资公司。
  海斯特中国公司在去年同时正式推出了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做的新产品――H3.00DX的内燃叉车
  海斯特公司去年在中国市场上的表现增长不错令人瞩目。
厦叉14台巨鲸叉车启程安哥拉(2006年4月6日)
  厦叉14台叉车通过厦门市检验检疫局机电商科的出口检验,已运往上海装船后出口安哥拉。此次出口安哥拉的14台叉车中有10台是G系列叉车,该系列叉车是我厂近期推出的新一代基本型叉车,在性能、可靠性、零部件配置和人机工程学等方面进行了多次科学试验优化设计而成的,产品通用化程度高,成本低,结构合理,维修方便。
  去年4月6日上午,厦叉在工业园举行简短的出口仪式,厦工集团夏林副总经理在仪式上发表了讲话并接受厦门电视电台、厦门日报等媒体记者的采访。夏副总指出,目前,巨鲸叉车主要出口发展中国家,企业已经在年初通过了CE认证,具备了出口发达国家的条件,目前正在采取适宜的营销措施,力争打入发达国家市场。
第五月:
德国叉车座椅制造商格拉默在天津开业(2006年5月23日)
  去年的5月23日,格拉默车辆内饰(天津)有限公司在天津经济技术技术开发区开业。
  格拉默曾经在中国的厦门建设过工厂,后来不知道什么原理撤离了厦门一段时间,去年5月份选定天津作为其在华的生产基地,格拉默座椅的品质是无可挑剔的。
第六月:
浙江金鑫集团进军叉车行业(2006年6月24日)
  
去年6月24日,中国叉车网通过电话采访该公司负责人,就介入叉车制造业的事情与之确认。
  直到今年,已经有不同系列的“美科斯”与国内外用户见面了。
  而金鑫集团通过与美国CU公司以合资的方式组建独立的叉车制造公司(CU公司占25%的股份),总投资达一亿八千万人民币,远期设计叉车产能为1万台。
丹纳赫在中国
  正如丹纳赫宣称:“今天,世界前十位叉车制造商在他们生产的叉车中都配备了美国丹纳赫传动系统构件。”
  如果是在2005年以前,中国人对丹纳赫的了解应该不是太多。自从丹纳赫传动精彩亮相2005亚洲国际物流技术与运输系统展览会后,国人慢慢对其有所了解。丹纳赫在工业车辆及AGV领域的传动技术方面是突破性的。
  在2006年这一年,丹纳赫在中国推出了一系列不同的应用在叉车和AGV上的高技术产品。
第七月:
中国叉车网赴韩参加斗山全球30万台叉车交货仪式(2006年7月12)日
  在中国叉车网及国内部分媒体的见证下,韩国斗山工程机械株式会社社长崔升喆在韩国叉车界宣布,斗山首先突破累计生产销售叉车30万台!
  斗山工程机械株式会社在于7月12日在其韩国仁川叉车制造工厂举行了30万台生产,销售纪念仪式。
  参加此次仪式的人员包括斗山产业车辆事业部全体员工及外协厂关联人员、主要客户代表、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职员以及来自中国的主要媒体。仪式包括向第30万号斗山叉车的顾客颁发感谢奖章和幸运钥匙及品质保证书等。
第八月:
永恒力启动中国扩张步伐--在中国上海正式建厂(2006年8月18日)
  全球著名的叉车主制造商德国永恒力股份公司加快了在中国的扩张步伐,于去年的8月18日在中国上海青浦工业园区开业。
  永恒力在建厂以前的几年岁月一直以代理的形式在中国销售。
位于上海的装配工厂的成力,也标志着永恒力成为首家在中国专门生产仓储搬运设备的外商独资叉车企业。正如他们的全球总裁冯·皮西乐博士表示那样,尽管永恒力目前在中国的市场占有分额比较小,但中国市场在其全球化战略中据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对于永恒力集团而言,其未来战略增长的市场目标聚集是在美国和亚洲市场,而亚洲则是中国。相对欧洲,中国对叉车需求增长令人瞩目,具有强大的诱惑力!
第九月:
现代叉车进入中国四周年(2006年9月1日)

  现代叉车正如现代汽车一样,在中国市场的表现犹如韩国人在足球场上的表现。
在过去的2006年,现代叉车在中国市场上的销售增长到达了历史上的最新水平。无疑,现代叉车公司扮演的是中国叉车市场上的一匹“黑马”。
  现代擅长和代理商保持既是商业伙伴又有非常紧密合作的关系。其好处在于代理现代叉车的代理商对其销售的产品产生了空前的热情,连年销售的高增长显然是必然的结果。
在过去的2006年,现代叉车在中国市场上投放了一系列的新产品,同时该公司进入“2006年北京市100强企业”。
丰田推出第八代内燃叉车(2006年9月13日)
  丰田产业车辆作为全球最大的叉车制造商,在这一年的9月,向全球市场同步推出1.5吨至3吨8系列的内燃叉车,在世界上首创安全新标准SAS主动式稳定系统,首次成为标准配置。令人瞩目!
丰田叉车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也一直在稳步地增长。
 安徽合力”上市十周年(2006年9月16日)
  2006年9月16日,对于安徽叉车集团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合力迎来了当年第二万台叉车下线及“安徽合力”上市十周年庆典。
作为中国第一家叉车上市企业及中国本土最大的叉车制造商,合力的股价从1999年上市开盘价不到10元上升到2006年最后一天的近23元左右。2006年也是安徽合力股份公司叉车产量达到历年最高水平的一年――近3万台。
  看来,合力是对得起中国股民及中国最大的叉车制造商这一称号的。
浙江佳力22台3吨全液压防爆电动叉车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后勤部采用(2006年9月18日)
  去年9月18日,对民营企业浙江佳力科技公司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后勤部和佳力公司签订22台3吨全液压防爆电动叉车的订货合同,合同金额达800万,这是继二炮部队逐步采用佳力科技生产的防爆叉车后第一次大批量进入海军装备部。
  海军后勤部各个仓库使用部门在对佳力公司近3个月的参观以及用户实地考察后,佳力产品终于得到了军方首长们的一致肯定,认为佳力公司生产的防爆叉车以其单电机驱动、全液压控制以及静压传动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完全可以代替进口品牌,节省大量外汇资金,为中国的国防事业做出贡献。
中叉公司成员厂历年叉车累计投放市场超过五十万台(2006年9月25日)
  2006年对于成立了24年的中国叉车网来说是值得庆贺的一年。
  在这一年,从1958年大连叉车总厂生产出中国的第一台叉车起,中叉公司的18个成员企业在这过去的48年中,叉车生产及投放总量超过了50万台。
  这样的一年,对于民族叉车产业来说,无疑是值得纪念的一年!将铭刻和载入在中国民族工业车辆的史册!
苏州鼎虎科技有限公司隆重奠基(2006年9月28日)
  苏州鼎虎公司在去年的9月28日上午在苏州工业园区举行了其隆重的奠基典礼。很显然, 扩大在中国工业电池领域的市场分额是其主要的目标之一。
  苏州鼎虎是上海鼎虎公司的兄弟公司。鼎虎公司在工业电池领域的卓越表现是令人羡慕的,它几乎为所有的工业车辆制造商提供优质工业驱动电池。
第十月:
三菱推出"三菱-大连"系列3.5吨叉车及FD90日本原产叉车(2006年10月1日)
  自2005年1月第一台三菱-大连下线开始,三菱逐渐将其不同品种的产品带进中国。去年的10月份,三菱叉车中国总经销—菱重叉车公司于又正式推出三菱-大连3.5吨内燃叉车,该产品的推出,丰富了三菱组装车家族的产品系列,使三菱中国用户有更多的选择。
  需要说明的是,菱重叉车公司又将日本原产的FD90(9吨内燃车)引入中国,该车是日本三菱重工最新研制的重型叉车.不但外形美观,款式新颖,动力也非常强劲。它突破了以往叉车的极限,汇集了诸多高新技术,体现三菱公司在工业车辆推陈出新方面的实力。
汉诺威物流展览在上海成功开幕(2006年10月11日)
  亚洲国际物流技术与运输系统展览会(CeMAT ASIA 2006)以其实力被被公认为中国第一物流展,同时也是亚洲地区最为重要的专业物流展览会之一。
  在去年的展览会上,来自海内外的352家展商在20,100平方米的展区内展出了他们最新的技术和设备,比2005年增加了78家展商和3460平方米的展出面积。
  该展览的重头戏无疑是全球绝大多数的工业车辆巨头的参与,这些巨头带来了他们在物料搬运领域的最新产品,当然也是相互学习和展示的一个重要的平台。
OM叉车实施中国新战略(2006年10月11日)
  意大利OM叉车中国区总经理安杰文在去年的亚洲国际物流技术与运输系统展览会上宣布:OM将实施以“绿色搬运”和“星级租赁”为核心的两大战略,以此提升该公司在中国的市场竞争力。
  OM所实施的“绿色搬运”核心内容是该公司所推出的环保型LPG液化石油气平衡重式叉车,该叉车采用道依茨发动机,以液化石油气作为燃料,废气排放几乎为零,噪音也大幅度的降低,既能满足用户对叉车功率和适用范围的要求,又能同时提高产品的节能效果和适应日益苛刻的环保要求。
  OM用该“绿色叉车”来实施其所推出的“星级租赁”服务,这显然是珠连碧合之作!看来,OM并不是叉车行业的新手!
防爆安全和环保解决方案供应商派若搬落户苏州工业园(2006年10月18日)
  06年10月18日10点18分, ,派若搬(苏州)安全系统有限公司在苏州开业。.派若搬是英国一家给工业车辆等领域提供防爆安全和环保解决方案的公司。
科朗设备(苏州)有限公司正式落户中国苏州(2006年10月31日)
  在去年的10月31日,科朗设备(苏州)有限公司正式落户中国苏州。
  看来,科朗(CROWN)曾经犹豫的行动终于变成了现实。
  是中国具有无穷的诱惑力还是科朗(CROWN)正在被其吸引?也许只有科朗(CROWN)才知道呢。
  随着科朗(CROWN)的进入中国,标志着在全球前10大叉车制造商中,除日本日产叉车外(日产在中国上海设立销售公司),其余全部在中国设立制造和装配工厂。
第十一月:
中国叉车公司九届五次董事会在洛阳召开(2006年11月2日)
  一年一度的中叉公司董事会(九届五次董事会)11月2日在古都洛阳召开,一拖(洛阳)搬运机械有限公司作为本次东道主单位承办了本次会议。
   应邀出席本次会议的除中国叉车公司17家成员厂外,还包括全国叉车主要配件厂商(陕西燎原液压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新柴动力集团、镇江液压件厂、张家港润浦型钢有限公司)和属具(卡斯卡特(厦门)叉车属具有限公司 )制造商、媒体、中叉展览指定展览合作单位(广州巴斯特展览公司 )也参与本次会议。中国叉车网作为中叉公司之官方网站,对本次会议做全程报道。
斗山集团在中国设立投资公司(2006年11月7日)
  自从收购大宇重工后,韩国斗山集团加大了其在中国的投资。
去年11月7日斗山在北京宣布成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该公司总裁崔昇喆在成立仪式上说,到2010年,斗山工程机械将实现全球10万亿韩元(约100亿美元)的销售额及营业利润率10%的“双十”计划,并成功跻身全球五强。并将中国定为跻身全球五强目标的战略基地,到2010年使在华年销售额达到3万亿韩元(约30亿美元)。
  人们可以看出斗山在中国的雄心壮志。
越野叉车制造商曼尼通中国独资企业正式开业
  去年11月27日,法国曼尼通集团在中国的独资企业曼尼通(杭州)叉车有限公司正式开业。
  在较早的时间,曼尼通集团通过全资收购杭州一家台资叉车制造企业,正式在中国设立自己的制造基地。该公司主要生产1.5-3.5T普通内燃平衡重叉车,其产品全部出口,这也是曼尼通集团在其越野叉车产品领域的一个巨大的延伸。
  于此同时,法国曼尼通集团也在去年3月份同中国第二大叉车制造商-浙江杭叉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合资企业“杭州曼尼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该公司目前处于筹备阶段,主要生产电动平衡重叉车,预计2007年正式开业。
新柴动力今年预计柴油机产量突破85000台(2006年11月29日)
  中国叉车网的记者在去年底采访新柴动力张总的时候,他自信的告诉我们新柴动力今年的产量可能会历史性的突破85000台。
  事实上,可以肯定的说新柴动力在去年的表现是相当出色的,几乎所有的国内叉车制造商都在使用该公司的产品。
  正如中国叉车行业的增长一样,新柴动力从1978年起就开始给叉车行业配套。直到今天,说起小吨位内燃叉车的动力,谁能不知道新柴呢?
第十二月:
林德(中国) 郭进鹏总裁获“2006中国物流十大年度人物”称号(2006年12月2日)
  林德作为中国最大高端叉车制造商,林德(中国)公司在其新GEO郭进鹏的带领下,在该年表现不俗。
  在过去的这一年,林德叉车在中国的销售也进入历史最高水平。
  在过去的这一年中,林德叉车进入中国13年之叉车总产量和销售超过了25000台。
  在过去的这一年,林德(中国) 郭进鹏总裁获“2006中国物流十大年度人物”称号。与此同时,林德公司及其产品也获得了不同机构和协会所颁发的荣誉。
  这13年来,林德一直以卓越的产品极其优越的性能在中国辛勤的耕耘,林德给中国市场带来了先进的物流搬运设备及专业化的服务理想念。
欧盟取消对中国手动叉车的反倾销调查(2006年12月7日)
  这一年的最后一个月的月初,欧盟委员会终于忍不住发布了公告,由于中国所出口的手动叉车之价格没有被他们所想象的大幅度的下降,而且涉案产品的转售价或销售价并未出现大幅波动,因此决定取消对原产于中国的手动叉车及其主要配件的反倾销调查。涉案产品海关编码为ex84279000、ex84312000。
  而在同年的3月底(2006年3月31日),欧盟委员会对原产于中国的手动叉车及其主要配件进行反倾销调查。
  这一事件的意义在于:中国的小型搬运车辆制造商可以稍微松下一口气了!但同时也不得不警告我们:一味的靠价格而忽略质量及服务的恶性竞争去争夺市场的时代,在欧洲的手动叉车市场肯定是暂时结束了。
柳工年产万台叉车项目奠基 总投资3亿元(2006年12月29日)
  自从柳工在2002年整体收购国内老牌叉车专业厂家——上海叉车公司后,在去年底,作为上海叉车公司的老东家看来有惊世骇俗的动作,自投资金3亿元,将年产万台叉车项目作为“十一五”重大项目。
  这可不是一般的令人过目后立即遗忘的小道消息!
  在目前的中国叉车市场,能有万台的产销企业只有合力和杭州2家,柳工这雄心勃勃的计划的确会让中国叉车行业的同仁们瞠目结舌。
  试想除外柳工!还有谁能作的到呢?祝福柳工吧!

特别敬告:任何欲转载以上专题之媒体,必须注明转载之出处!谢谢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