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行业三足鼎立 外企、民企、国企竞争格局

2006-08-18 00:00 性质:转载 作者:王岩松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近年来,随着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和行业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工程机械行业已成为没有政策壁垒的完全竞争行业,行业内民营企业迅速崛起,国...

  近年来,随着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和行业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工程机械行业已成为没有政策壁垒的完全竞争行业,行业内民营企业迅速崛起,国际工程机械巨头快速渗透,国际著名的工程机械公司几乎全部在中国建立独资、合资企业,行业竞争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特别是2004年以来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工程机械行业进入发展低谷期,新一轮的行业大洗牌已经开始,目前工程机械行业已形成外资、民企、国有三种资本竞争的格局。外资企业凭借资金、技术、品牌优势和全新的经营理念在国内工程机械的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上占有绝对的优势,是行业内最强的竞争者;民营企业,依靠产权清晰,机制灵活,成本费用低,特有的管理模式和营销办法,成为行业的新生力量,其竞争力也在快速增强;国有企业的竞争优势在于深厚的文化底蕴,规模的比较优势,但随着竞争格局的变化,国有企业在同外资和民企的竞争中优势越来越小。
  工程机械行业民营企业迅猛发展,发展的速度令世人刮目相看,已成为朝气蓬勃的生力军。
  近几年国内工程机械市场的井喷,使工程机械民营企业获得了超常规的发展,按照现在的发展势头,民营企业的产值将会占到全国工程机械总产值的五分之二。
目前,工程机械行业的民营企业主要由两类企业构成:一是自我发展的企业如龙工三一重工、洛阳路通、辽阳筑路、无锡雪桃。以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龙工为例,十几年前只是厦工集团一个配套的民营企业,2005年香港H股上市,而今,已超过几十年名牌国企柳工、厦工,跃居工程机械行业中销售额最大的产业装载机行业第一的位置;三一重工靠六万元起家,在短短十几年间,于1994年进入工程机械领域,以主导产品混凝土输送泵为主,至2003年7月在沪交所上市。
  二是由过去国有或集体所有制企业改制而成的职工持股企业如中联重科、洛阳建工、方圆集团、辽宁海诺。
  两年刚刚才介入工程机械行业的山东福田重工发展良好,已体现出其竞争优势。
  外资工程机械企业完成立足之任,显示出优越的核心竞争能力
  工程机械国内市场国际化发展迅速,表现为进口量大幅增加,外商投资企业数增多,2005年末外资工程机械企业达到130多家,2005年进口工程机械及国内外资品牌的工程机械产品销售额达到600亿元,国外品牌产品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已接近50%,中国工程机械市场已成为国际化的市场。从目前外资企业情况来看,已基本垄断了工程机械高端市场,并在蚕食中断市场,整体经营效益很好,产品利润普遍远远高于国产企业。
  大家熟悉的外资企业如卡特彼勒公司等纷纷闪亮登场,完成立足之任,显示出优越的核心竞争能力。主要企业有:
美国欧洲独资、合资企业:

  卡特彼勒(徐州)有限公司(挖掘机、平地机、推土机)、卡特彼勒筑路有限公司(压路机等产品,生产地点徐州)、山东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装载机)、天津压实履带有限公司(履带板)、山西铸造有限公司(铸件)、徐州利勃海尔有限公司(混凝土搅拌输送车、混凝土搅拌站)、大连利勃海尔有限公司(挖掘机、全路面汽车起重机产品)、沃尔沃公司(挖掘机)、北方股份(特雷克斯铰接式自卸车)、北方阿特拉斯有限公司(挖掘机)、长江起重机有限公司(特雷克斯汽车起重机)、山河智能(小型挖掘机)、张家港波坦有限公司(马尼托瓦克公司塔式起重机、履带起重机)、英格索兰(无锡)道路有限公司(压路机、摊铺机、小型挖掘机)、戴纳帕克(天津)有限公司(压路机、摊铺机)、山特维克(廊坊)公司(隧道掘进机等)、宝马(上海)公司(压路机)、厦门林德公司(叉车)、永恒力(上海)有限公司(叉车)、海斯特(上海)有限公司(叉车)、曼尼拓杭叉)有限公司(叉车)、维特根集团(铣刨机、压路机、摊铺机)、希尔博装卸设备(上海)有限公司(自装卸设备)、普茨迈斯特(上海)有限公司(泵车)、上海施维英有限公司(混凝土占、车载泵、拖泵)、法亚集团宝马格(BOMAG)公司(压路机)、宝峨(天津)有限公司(大型旋挖钻机)、上海宝峨-金泰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小型旋挖钻机)、神钢凯斯工程机械(上海)公司(凯斯-纽荷兰集团和神钢集团的合资企业)(挖掘机)、JCB(上海)有限公司(挖掘装载机等)、美卓矿机(天津)有限公司(破碎设备)、帕尔非格(常州)有限公司(随车起重机)
   日本独资、合资企业:
  小松公司(济宁,挖掘机)、日立公司(合肥,挖掘机)、神钢公司(成都、挖掘机)、酒井(上海)有限公司(压路机)、北起(多田野)有限公司(汽车起重机)、住重中骏(厦门)建机公司(挖掘机)、久保田(上海)建机公司(小型挖掘机)、竹内工程机械(青岛)有限公司(小型挖掘机)、泰安古河机械有限公司(随车起重机)、加藤(中国)有限公司(苏州,挖掘机)、杭州爱知工程车辆有限公司(高空作业车)

韩国企业:
烟台斗山公司(挖掘机、叉车)、现代公司(北京现代,叉车、小型挖掘机。常州现代,挖掘机)

美国卡特彼勒 
  卡特彼勒在中国经营着13家合资和独资企业。这些企业与公司独立的代理商一起,向中国客户提供卡特彼勒世界级水平的产品、服务和支持。特别要注意的是卡特彼勒商业租赁业务,中国客户可从卡特彼勒及其独立代理商那里获得所有的产品支持。他们可以选择短期租赁、长期租赁或购买新设备和二手设备,甚至能从卡特彼勒(中国)融资租赁公司获得融资。此外卡特彼勒在中国还有一个战略性的计划,即“20亿美元掘金计划”。这个计划的主要内容是,参与中国正在蓬勃进行的国有企业改制浪潮,购买部分国有股,计划在中国设立一个现代化的创新研发中心,发展物流服务,在华业务拓展到为建筑设备提供零售融资和租赁。这个计划的最终目标是在2010年之前,卡特彼勒在中国的年销售收入达到20亿美元,是现在的将近10倍。通过扩大在中国的投资,卡特彼勒的目标是在2010年成为“中国的业界领袖”。
VOLVO(沃尔沃集团)
  VOLVO集团是世界领先的卡车、客车、建筑设备、船舶、工业发动机、航空系统和元件等的制造商,世界五百强公司之一。2003年营业额为242.7亿美元。
  沃尔沃集团在北京建立的全资子公司-沃尔沃(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并管理集团旗下的卡车、建筑设备、客车等在中国的业务。与中方合资建立了上海申沃客车有限公司、西安西沃客车有限公司、济南华沃卡车有限公司、无锡大豪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等中外合资企业,并拥有沃尔沃建筑设备(中国)有限公司、沃尔沃配件(上海)有限公司两家全资子公司。生产的城市公交客车、重型卡车和挖掘机等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筑、油田开发、矿山开采方面产品。沃尔沃建筑设备公司在浦东金桥开发区内建立了独资工程机械制造基地-沃尔沃建筑设备(中国)有限公司,先以生产沃尔沃最新推出的B系列20吨级履带式挖掘机为主,济南华沃卡车有限公司2003年12月成立,它是国家正式批准的第一个重型汽车合资项目。先期投资16亿元人民币。
  德国利勃海尔:
  德国利勃海尔作为国际著名的工程机械生产商,尤其是其生产的起重机在国际市场上可谓一枝独秀。根据统计数据,一直以来,利勃海尔就是我国大型起重机国际采购的首选品牌,在我国所有的起重机国际招标采购项目中,该公司至少占据了20%的市场份额。2005年我国起重机产品国际招标采购共78项,而利勃海尔在其中的23项中中标,其优势不言自明。
  挖掘机行业:挖掘机械行业属于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行业,目前国内的挖掘机械90%以上的市场已被外资和进口产品垄断。外资企业有韩国斗山大宇、现代,日本小松、日立、加滕、住友建机,其中斗山大宇:专业生产挖掘机,现在已经连续多年占据国内市场销量第一。同时这些外资企业已将产品扩大延伸至装载机、压路机、推土机、平地机、摊铺机等铲土运输机械、工程起重机械、机动工业车辆、压实及路面机械等其它工程机械行业,发展汹涌。
  电梯和扶梯行业:同挖掘机械行业一样,属于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行业,目前国内的电梯和扶梯行业80%以上的市场已被外资和进口产品垄断,国企和民营企业的发展缓慢,市场份额也比较小。

  叉车行业:
  外资企业已牢牢占据了叉车高端市场是不争的事实。外资企业林德丰田TCM斗山现代海斯特台励福永恒力小松等,欧洲两大著名叉车生产商进军中国市场日前已进入实质性阶段,一家是意大利OM公司等。
  压实与路面机械行业:属于中上等技术含量的行业,徐工在低技术含量的静碾压路机有优势,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大吨位、液压振动压路机则基本上被外资企业如无锡英格索兰、天津戴那帕克等公司垄断,在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及高速公路的施工现场,外资品牌的压路机是首选产品。
  混凝土及混凝土制品机械行业:属于中高等技术含量的行业,该行业目前基本上被民企和外企垄断,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在行业内中低技术水平的产品上有竞争优势,外资企业上海普茨迈斯特、上海施维英等企业在高施工要求、高标准、高技术含量方面占有绝对的竞争优势。
  工程起重机行业:属于中高等技术含量的行业。但一方面在行业占优势的轮胎式汽车起重机在国外已属于淘汰的产品,国外的工程起重机基本上已转变成全路面汽车起重机;目前徐工、中联在行业有优势,美国特雷克斯集团与四川长江起重机厂成立合资企业,世界起重机巨头马尼托瓦克集团已在国内建厂,生产一流的全路面汽车起重机,北京起重机厂已和日本多田野合资,生产世界先进的汽车起重机。
  从长远来看,已使国内企业直观的感受到国内产品与国外产品之间存在的差距,并通过借鉴、学习、和掌握国外产品的性能特点和技术,迅速消化吸收,从而有效缩短国产产品与国外产品之间的差距,提升整个行业产品的竞争力。外资企业的进入还有利于提高国内工程机械企业管理水平,推动工程机械工业的发展和带动了国内工程机械产品的技术进步。
  外资具有明显的双重性:一方面,使我国一批产品提高了档次,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资产质量、提升了产业结构。近年来,还出现外资在华设立研发中心的趋势,并产生了一定的"外溢"和示范效应。另一方面,外资以资本、技术、品牌、营销等优势,占据了高附加值环节,挤压国内企业的发展空间,影响我国产业升级的进程。
  工程机械行业国企竞争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和市场挑战。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稳步快速增长,国内工程机械市场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持续的井喷行情,也为工程机械国企的发展提供了巨大机遇。在此背景下,工程机械徐工、厦工、柳工这些剩下不多的工程机械国企,紧紧抓住机遇,依靠国有企业几十年企业文化厚积,丰富的产品群,进入行业资历深,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高等优势,不断地改革创新,再加之工程机械民营企业正在成长期,原始积累尚未完成;外商投资企业立足未稳,对低技术含量产品又不屑一顾等因素,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产品品种、规模、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以及销售收入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尽管如此,清醒的认识到:上一轮的竞争是低水平、同质化竞争,竞争不是太激烈,竞争对手也相对较弱。由于国内民营企业的迅猛崛起和国际工程机械巨头的进入,市场竞争格局已发生变化,由过去国有企业一统天下,到目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三分天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际工程机械巨头把目光更多地投向这片热土,以卡特彼勒为代表的外资企业凭借资金、品牌、技术、管理等优势在席卷挖掘机之后,正在蚕食压路机、装载机等市场,以三一、龙岩为代表民营企业凭借灵活的经营机制、灵敏的市场反映能力迅速占领市场,获得超常规发展,特别是随着国内工程机械市场的飞速发展以及中国加入WTO,国内市场的不断开放,进出口关税的进一步调整,国外高品质工程机械产品的市场准入门槛的不断降低,国内工程机械市场竞争将进一步趋于白热化。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后,用户对工程机械产品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越来越倾向于高技术、高质量、高可靠性、大吨位的产品,这恰恰是国有企业的弱项。工程机械国企在未来几年内将会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和市场挑战。
  面对日益残酷的市场竞争,工程机械国企自身存在的许多问题尚未得以根本解决,将对工程机械国企未来发展产生极大的威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现有体制下经工程机械国企营管理体制未得以根本转变
  虽然工程机械国企已初步建立了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法人治理结构,但全部国有的资本结构仍然存在“出资者不到位”的体制弊端,使深层次体制性矛盾无法从根本上得以解决,经营机制没有有效转换,管理者和职工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调动和发挥。
  在国有机制下,经营层和职工的理念得不到彻底转变和升华;劳动、人事、分配制度落后,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外部环境因素干扰公司的经营和机制。
工程机械国企综合竞争能力不显著,长期以往会在技术、管理和市场等方面逐渐失去竞争优势
  目前工程机械国企的整体技术实力仅相当于国外企业上世纪80年代中期水平,很多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仍要受制于人;管理体系尚处于国际质量认证的初级阶段,国际化、全球化的专业管理人才紧缺;销售收入则主要依靠国内市场,少量出口仅限于发展中国家的中低端市场,高附加值的欧美市场和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输出仍然无法实现。随着国际厂商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不断加快,大规模的企业扩建和国际化合作项目迅速启动,业内许多企业纷纷借此机会与国际巨头加强合作,迅速提升资金和技术实力,实施国际化营销管理。在这种局面下,工程机械国企如果不思求变、固守成规,其对国内其他企业的优势将很快消耗殆尽。
  与国际知名工程机械制造企业相比,工程机械国企在产品品种、档次与生产规模,产品开发与制造技术水平,市场开发,管理技术与水平,资金实力等诸多方面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面对日益开放的国内市场,其综合竞争能力亟待加强,无论与外资企业相比,还是与民营企业相比,许多财务综合指标处于下风。
  工程机械国企历史包袱过重,已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经营
  由于历史和体制方面的原因,工程机械国企在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沉重的资产包袱和人员负担。企业发展需要资金,历史包袱又在消耗宝贵的资金,并且伴生很多人为的矛盾,严重拖累了企业的发展,甚至干扰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
  现有体制下工程机械国企不可避免的处于人工成本劣势
  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沉重的人员负担已经成为制约工程机械国企快速发展的桎梏之一。现有体制下,国企无法根据产业周期和经营需要调节雇员数量,并因此导致劳动成本居高不下和薪酬结构缺乏竞争力,客观上形成“无用之人无法不用,有用之人无力留用”的尴尬局面。要想扭转这种局面,只能从根而治,通过改制彻底解决国有职工身份置换问题,在此基础上遵循市场化原则对企业的劳务成本和薪酬结构进行合理化调整。
  综上所述,工程机械国企有必要紧紧抓住国企改革以及行业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自身的行业地位优势、市场优势和品牌优势,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力争从根本上解决自身存在的重大问题,全面提升。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