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企业动态 > 正文

“铸”就强基 “锻”造未来--2025中国叉车和移动机器人高质量发展万里行访合肥铸锻厂

2025-05-14 11:13 性质:原创 作者:晴空 来源:中叉网-中国叉车网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中叉网2025年5月14讯,在“合力改变物料搬运方式——合力•中叉网 | 2025中国叉车和移动机器人高质量发展万里行”走访期间,中叉网团队再次来到安徽合力股份有...

中叉网2025年5月14讯,在合力改变物料搬运方式——合力•中叉网 | 2025中国叉车和移动机器人高质量发展万里行”走访期间,中叉网团队再次来到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核心零部件制造基地——合肥铸锻厂,专访公司党委书记、厂长吴来发,就智能铸造、绿色制造、全球拓展与人才建设等话题展开深度对话,解读这家拥有60余年历史的老厂,如何在新时代构建铸就强基,锻造未来之路。

铸件支撑整机,产业链的“重量级角色”

合肥铸锻厂是安徽合力叉车整机产业链的重要一环,承担着叉车平衡单元、驱动系统、转向系统等关键铸件的核心供给任务。吴来发介绍道:“我们不仅服务集团本部,25%以上的营收来自外部市场,出口客户覆盖欧美、日韩、澳洲等多个国家与地区。”

其代表性产品——叉车转向桥体,曾获“改革开放40周年机械工业杰出产品”荣誉。而在外部市场,包括JCB康明斯、约翰迪尔、NACCO等全球工程机械和工业车辆领域的头部企业,均为其长期合作伙伴。合肥铸锻厂以高品质和稳定交付赢得了国际市场的信任,显著增强了合力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供应韧性。

向“智”而行,从自动化走向智能化

合肥铸锻厂近年来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升级,构建高效、柔性、数字化的生产体系。目前,90%以上的主要生产工序已实现自动化。“我们建成了五大类‘以机代人'的清理单元,打磨效率提高了四到五倍,成本也下降了40%以上。”吴来发说。

其中,全球领先的高端智能V法自动化生产线实现了从熔炼到涂装的全流程“铸件不落地”作业,具备高效率、高一致性和余热回收优势。“这条产线是全球该工艺的‘天花板',也是铸锻智能化转型的重要节点。”

在采访当天,中叉网记者在铸锻厂技术人员的带领下,走进正在生产的垂直线事业部,现场观摩了一次现代化铸件“一个流成型"的完整流程。只见高温铁液在无尘冶炼炉中自动“倾泻”而下,流入转运浇包,经过精准控温后缓缓注入铸型——整个过程没有一滴飞溅,烟尘得到完全收集。“这就是我们正在实施的近净成型+自动浇注工艺。”现场人员介绍道,后续铸件通过AGV小车转运至立体高架库,再经机器人打磨、清理后输送至检测线。该场景展现了合肥铸锻“从铁水到成品”全流程智能制造,也让现场采访组对“铸造强基”的内涵有了直观感受。

此外,该厂构建了包含65个实时采集点的MES系统与大数据质量分析平台,已在部分关键工艺段实现智能预测与质量预警。在液压件领域,首创的喂丝球化与保温炉浇注技术也使产品质量稳步迈入国际一流水平。

绿色铸造“强心剂”,走在行业前列

作为中国绿色铸造示范企业,合肥铸锻厂在环保方面始终走在前列。通过工艺革新和清洁能源替代,工厂构建了全链条绿色制造体系。

在熔炼环节,全面采用中频感应炉,配以高效的烟尘收集处理系统,实现超低排放。型砂再生循环利用率达95%以上;水性漆替代油性漆,显著减少VOCs排放。在能源侧,建成7.2兆瓦屋顶光伏系统,每年发电超500万度,相当于年减碳1.15万吨。

“绿色制造不是临时要求,是长期责任。”吴厂长表示,“铸造企业未来的竞争力,既在质量,也在能耗和碳排。”后续,工厂合肥铸锻还将搭建数字化碳排平台,实现对碳足迹全过程监控,并逐步将AI算法引入能源调度。

多工艺并行与质量先行,共建国际影响力

合肥铸锻厂拥有V法、消失模、静压、树脂砂、垂直线、3D打印六种铸造工艺,是全国工艺门类最齐全的铸造企业之一。六种工艺实现高度匹配与柔性制造,满足叉车、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等多行业、多样化需求。

特别是3D砂型打印,使小批量复杂产品从图纸确认到样品交付周期由原来的两个月缩短为一周,大幅提升客户响应能力。同时,该厂通过引进高精度光谱仪、3D扫描仪、热分析仪等智能检测设备,构建起全过程标准化质量控制体系。

AI预测模型已在静压线等产线上初步落地。以转向桥产品为例,不良率下降近50%。未来,该系统将推广至更多产线,真正实现“缺陷可视、决策前置、干预及时”。

传承与革新并重,人才是铸锻之魂

人才,是铸锻之本。合肥铸锻不仅是制造工厂,更是行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近年来,企业在内部构建起“学习中心+导师机制+竞聘选拔”的梯次人才体系,同时作为中国铸协教育培训基地,为全省乃至全国铸造人才持续赋能。

该厂累计培养出40余位全国、省市级工匠型人才,其中不乏“全国技术能手”“安徽工匠”“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企业还设立“国家开放大学铸造学院学习中心”,每年为来自全国的学员提供系统的理论与实践培训。

很难想象,这是一家已有60多年历史的老牌国企。多年来,始终紧跟行业发展节奏。用吴来发的话说“从未落伍”。“我们不仅在集团内部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铸造行业同样是引领发展的中坚力量和技术创新的重要推动者。”吴来发自豪地说。

“产品在变,铸锻不变!铸锻件是装备制造业的基石,离开高质量的铸锻基础件,任何产品都难以谈及性能与可靠性。”吴来发补充道。

“百年合力,百年铸锻,不是口号,而是目标。”吴来发最后表示,在集团的领导下,合肥铸锻厂将继续坚守主责主业,围绕高端、智能、绿色方向持续突破,力争把工厂打造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一流铸造企业,为中国制造贡献更多“铸造力量”。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铸锻厂是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的核心企业之一,是中国铸协副会长单位、安徽省铸协会长单位、全国消失模与V法协会及学会副理事长单位、华东铸协常务理事单位,系中国绿色铸造示范企业、中国铸造行业综合百强企业、全国铸铁行业及安徽省铸造行业排头兵、中国铸造行业教育培训基地。2015年企业成立了“国家开放大学铸造学院学习中心”。

工厂始建于1958 年,具有五十多年的铸件生产历史。工厂拥有“V”法造型、树脂砂造型、静压造型、消失模铸造等多项国际先进铸造工艺技术及装备,主要从事叉车及相关工业车辆、工程机械、农用机械、轨道交通等配套零部件铸件生产及铸件机加工业务。产品除满足安叉集团公司内的配套和国内用户外,还远销欧洲、美国、韩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工厂近几年一直维持高质量运行,对外出口占比连续增长、产品质量及产品盈利能力已达到行业优秀的水平,企业已发展成为“技术领先,管理精细,产品高端,环境友好”的现代化铸造企业。

总投资7亿元以上的新工厂坐落在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面积500余亩,建筑面积12.09万平方米,已形成年生产各类铸件18万吨、3万吨铸件加工的产能,是华东地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铸造基地。

采用四种工艺生产的铸件产品曾获亚太经济博览会金奖、并接连获得第四、五、六、七、八、十一、十二、十四届中国国际铸造博览会优质铸件金奖。企业自主研发的“复杂桥体类铸件双机器人自动打磨线”和“静压铸造叉车转向桥体”项目分别获得2015年第一届中国工业车辆创新成果奖和创新产品奖。

主要产品:

“V”法产品:内燃叉车平衡重、大型平板件、小型挖机平衡重、农机配套件、平衡重薄壁结构件、大型球铁件、大型减速箱、V法叉车驱动桥等,产品结构逐步实现优化升级; 静压产品:叉车及工程机械桥体、轨道交通传动箱体、传动壳体件、农机配套件、ADI球铁等高强铸件,产品向高端、高附加值发展,产品超过50%出口国外市场; 树脂砂产品:各类工程机械配套复杂箱壳体、液压、电子设备工作台、工程机械支架等结构铸件、轨道交通传动箱体、锻压设备大型铸件、大型泵体等复杂结构铸件; 消失模产品:各类叉车变速箱、复杂工程机械传动箱、叉车及工程机械的传动行星架、阀体等,该生产线投产10多年来,在现场技术消化应用等诸多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箱体类制造工艺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被视为“绿色铸造”的典范。

主要客户:

合力叉车、三一重工、合肥锻压、株州齿轮、英国杰西博JCB工程机械、美国纳科NACCO物料搬运、卡特彼勒CATERPILLAR、CNH农业机械、爱科AGCO农业机械;欧洲三菱MITSUBISHI叉车、德国永恒力、TEREX(德国);日本优嘉力、日本冈村变速箱、威德福(美国)石油机械公司等高端用户。

检测手段与质量认证

工厂拥有各类铸造检测设备45台套,其中包括进口直读光谱仪4台、快速碳硫分析、快速金相图像系统2套、双发智能在线检测系统、三坐标划线测量仪、超声波探伤仪、涡流探伤仪;力学试验方面,有60吨万能拉力试验机,并配备布、洛、维氏硬度计以及多种便携式硬度计等完善的检测设备。工厂以高标准全面推进ERP-SAP管理系统、“精益生产”、“设备TPM管理”、“内控体系建设”、“标准化作业”,建立并完善了质量管理体系,先后通过了ISO9001/IATF16949质量体系认证、IS014001/OHSAS18001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两标一体认证、国家安全质量标准化一级企业认证。因企业多年来在环保、节能、减排方面做出积极贡献,先后荣获《安徽省节能减排试点单位》称号、安徽省机械工业卫生协会颁发的AAA级安全生产诚信企业证书、“安徽省十佳环保创新企业”、“安徽省诚信环保企业”等称号。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