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新华社记者 丁汀 摄
走国际市场要打出“组合拳”
工程机械出口大增的背后,是扎扎实实的产品可靠性,更是稳扎稳打的国际市场“组合拳”。
徐工坚定不移地推进海外重点区域本土化战略,深耕非洲、东南亚、西亚、中亚等主战场,发挥欧洲研发中心、巴西制造基地对高端市场的辐射作用,在技术创新、人才培育、市场开拓方面搭建了高效的全球协同体系。
陆川直言,未来,徐工将继续坚决推进国际化主战略,但国际化市场拓展不是靠企业的单打独斗,而是靠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的深度融合。
三一也通过丰富渠道模式,以及扶持国内代理商出海等创新举措,今年以来在服务能力建设、代理商体系建设、服务配件体系建设以及数字化工作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
吕莹表示,随着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国产品牌与国际品牌已经不存在绝对的能力差距。但由于国际市场长期以来形成的品牌定位,国产品牌要从中国龙头走向全球龙头,依然面临不小的挑战。
从区域来看,出口的第一大市场是亚洲,占出口量的一半,第二大市场是欧洲,出口量在缓慢增加。非洲和南美洲的市场规模有限,而国际品牌进入的历史悠久,其优势更为明显。
可以说,目前,我国工程机械在海外市场还处于探索期。吕莹认为,在积累经验、培养队伍、树立品牌、理清思路、转变观念方面,国内工程机械企业哪一个都没有绝对到位,哪一个也没有说一步没动,但是整体来看参差不齐。
他表示,国内企业已经开始多路线探索,比如搞本地品牌、国外建厂、本地化经营等,不管用什么方式去探索,也不论最终结果如何,只要把精力用到了,一定会有一个进展,这个进展就是“火种”。
此外,吕莹还指出,如能推动海外金融平台、租赁平台以及二手机械交易平台的搭建,将会极大地助力中国工程机械企业“走出去”。
资料图 新华社记者骆学峰 摄
景气周期中面临增速考验
火热的销售形势固然喜人,但这样的趋势能否延续下去呢?
工程机械行业自2016年下半年复苏至今,如按照行业原有5年左右的周期计算,2021年或2022年行业将进入调整周期。
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认为,工程机械行业还是有一些周期性的。经过几年高速增长,我国挖掘机销量去年就创了历史新高,超过了33万台,今年又有增长。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就是中国挖掘机的销量,已经接近中国之外所有其他国家销量的总和。
“下半年我认为增速肯定会下滑。”向文波预计,全年应该可以持平或者小幅增长,这个增速的调整,从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规律来看,是合理的。
在吕莹看来,出口增长的趋势现在还看不到尾,因为大宗商品的价格没有下来,进入冬季后又有取暖需求,煤炭消费会增加。如果没有别的变化因素的影响,今年工程机械出口大概率会取得一个非常明显的增幅。
“如果讲周期,就要重新定位。”吕莹说,市场就这么大,不可能一直是高速增长,下半年一定有多个月份的增速是下降的。目前来看,国际出口量与国内的市场规模还不在一个数量级上,难以说能弥补国内增速放缓的空缺,但可以起到一定的平衡作用。
对于市场的担心,吕莹也给出了一颗定心丸。“今年行业不会出现断崖式下跌。”他表示,经历了上一个周期的工程机械企业对行业周期有思想准备和戒心,不会再像上一轮时那样莽撞投入。只要有准备,冲击就是有限的。(记者 刘瑾)
2025-06-26 14:36
2025-06-26 10:47
2025-06-23 09:11
2025-06-16 11:40
2025-06-16 08:15
2025-06-16 08:11
2025-06-14 20:30
2025-06-13 09:41
2025-06-10 11:04
2025-06-10 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