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企业动态 > 正文

“腾笼换鸟”大变样!《民生周刊》封面文章特别报道天能发源地……

2020-09-04 08:46 性质:转载 作者:天能集团 来源:天能集团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继上月《人民日报》、《科技日报》、《农民日报》等主流媒体聚焦后,近日,天能又被《民生周刊》关注了。《民生周刊》的封面文章里以《“两山”理念引领新川蝶变...

继上月《人民日报》、《科技日报》、《农民日报》等主流媒体聚焦后,近日,天能又被《民生周刊》关注了。《民生周刊》的封面文章里以《“两山”理念引领新川蝶变》为题,从“山岕里掀起办厂潮”、“腾笼换鸟”、“工业反哺农业”、“走向乡村振兴”四个篇章深入报道天能与发祥地新川心连心,奋力推进“村企共建”,配套服务产业协调发展,培育休闲农业、旅游经济、精品民宿、农村电商等特色绿色产业体系,驱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走出了一条工业强村、以工哺农、村强民富、特色鲜明的乡村振兴之路。

(2020年8月31日 第18期《民生周刊》)

“两山”理念引领新川蝶变(节选)

作者:严碧华

山岕里掀起办厂潮

从空中俯瞰,新川村处于群山之间的狭长地带,当地人称为山岕。

因为地少山多,人均耕地不足3分,且大多还在离家几公里之外的地方,农业生产非常艰难。

80后张鸿,小时候在家干过农活,劳动强度之大令他印象深刻,“实在是吃不消,高中时回家,只想早点去学校。”

张鸿说,他们兄弟俩后来上学去了外地,离开了新川村,在杭州发展。

耕作条件艰苦且难以解决生计问题,因此,新川村只得选择在其他方面探路。

1958年,新川村创办第一家耐火材料厂,工业开始萌芽,此后又开办过木材加工厂、磨具厂、五金加工厂等多家队办企业。这些企业的开办使新川村拥有了工业发展的第一桶金,也赋予了新川人产业经营能力。

1978年改革开放后,拥有独特工业基因和创业精神的新川人把握历史机遇,由“以农为纲”转到“以工补农”,因地制宜,大办企业,一家家社队企业白手起家,村里先后创办金属拉丝厂、金属冶炼厂、炼油厂、竹笋加工厂、服装厂、玻纤厂等20多家村办企业。

这些企业给村庄经济发展带来空前活力,经济快速发展,实现了由农转工、以工补农、工业致富的重大跨越。但是,因为技术含量不高,一些村办企业很快遭遇困境,后被承包或改制。

1988年,时年24岁的张天任顶住压力,借款5000元承包了濒临倒闭的村办小厂——煤山第一蓄电池厂(天能集团前身),开始充满荆棘的创业之路。

上一页12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