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中国正引领自动化 工业机器人可与日欧直接竞争

2018-06-25 07:17 性质:转载 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参考消息网6月25日报道 2018年6月19日,两年一届的慕尼黑国际机器人及自动化技术博览会(AUTOMATICA)在慕尼黑展览中心拉开...

  参考消息网6月25日报道 2018年6月19日,两年一届的慕尼黑国际机器人及自动化技术博览会(AUTOMATICA)在慕尼黑展览中心拉开帷幕。港媒称,在这场深具影响力的自动化行业盛会上,哈工大机器人集团(HRG)等中国企业携众多智能产品和解决方案亮相。

  据香港《文汇报》网站6月21日报道,中国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规模已连续数年居世界首位,并保持高速增长;中国机器人技术也在持续进步,专利申请量累计超过13.7万件,列全球第一。中国已经成长为全球机器人产业和技术发展最具活力的国家。

  以HRG为例,目前,HRG在智慧工厂、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领域,培育出40余个技术和市场潜力突出的科技创新企业,申报专利840余项,授权专利近400项,形成20余类、100余种产品,在工业机器人教育、锂电生产智慧工厂、文娱机器人等细分行业培育出了龙头企业。

  三分之一制造业机器人需求来自中国

  据美国“价值行走”新闻网站3月19日报道,制造业自动化需求不断增长,而从根本上推动这一需求增长的是中国。中国经济占全球经济的比重不到15%,但它对自动化技术的需求是这一数字的两倍多。

  报道称,汇丰银行的一份报告指出,在所有的制造业自动化需求中预计有近三分之一来自中国,其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为21%。北美的增长率预计为7%。

  “自动化的理念在哪里被最为普遍地接受?不是美国或欧洲,是中国在引领世界。”该报道直指,中国是“制造业自动化国家”,不再是低成本的劳动力提供者。

  汇丰银行的研究人员海伦·方、迈克尔·哈格曼、理查德·施拉姆和安德森·周称中国是“自动化国家”,他们指出,对机器人的需求“正在高速增长”。

  目前,全球每万名工人平均拥有69台机器人。到2020年,预计每万名工人将拥有150台机器人。在所有的机器人需求中近三分之一来自中国。

  随着中国劳动力人口开始老龄化并期待更高的工资水平,他们不再是该地区的低成本生产者。在政府政策的帮助下,对自动化的支持正在推动苹果这类公司在该地区建厂。

  《日本经济新闻》网站1月26日报道也认为中国对目前全球机器人需求旺盛的局面起到了显著的拉动作用。在人工成本上涨、人手短缺的情况下,中国政府提出产业振兴计划,希望实现产业升级,推动企业积极采用机器人。许多观点指出,电子产品代工服务企业大量引进机器人拉动了需求增长。

  为争夺中国需求,各大机器人厂商纷纷扩大在华生产。美的集团旗下的德国库卡在中国新建两家工厂,准备2019年底之前把在华产能增加到目前的4倍。三菱电机将从2018年6月开始在中国生产工业机器人,加上在日本的生产,总产能将提升至2016年的1.5倍。

  报道称,在机器人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更方便、更聪明的机器人受到青睐。各厂商纷纷开发能与人类一起工作的协作型机器人,推动将人工智能应用于机器人的研究。

  据参考消息网记者了解,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最新数据,全球工业机器人销售数量持续增长,中国自2013年起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并保持强劲增长。

HRG工作人员介绍轻型协作机器人(T5)。该产品拥有四关节、六自由度,具备模块化安装拆卸功能,可安置于工作台或移动机器人的底盘上,支持人机协作,运行安全、节省空间、操作灵活。面向3C、机械加工、食药、汽配等行业的中小制造企业,适配多品种、小批量的柔性化生产线,能够完成搬运、分拣、涂胶、包装、质检等工序。(企业供图)

  制造技术可与日欧直接竞争

  需求也带动了生产和研发实力的提升。

  据悉,在工业机器人领域,中国近三年保持了产销两旺,2017年产量达到13万台套,同比增长68.1%。增材制造行业规模也由2015年的55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100亿元。

  据英国《明星日报》网站5月2日报道,中国科研人员想要赶上竞争对手并在机器人行业拥有优势,这可能导致机器人夺走数百万人的就业岗位。

  亚洲经济大国中国在2010年左右开始鼓励机器人技术研究,这最终使得中国机器人制造业在2016年同比增长20%。

  ABI研究公司的分析师兼顾问苏连杰(音)说:“中国四大工业机器人销售商称2016年销售额同比增长20%,预计未来几年还会保持类似的增长速率。”

  报道称,中国在机器人技术开发方面突飞猛进,使其第一次可以与日本和欧洲进行直接竞争。中国还可以轻易地加快制造机器人的速度,而这样做可能会在未来14年导致数百万就业岗位消失。

  报道同时指出,中国供应商想要超过外国竞争对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在关键的零件开发方面还很落后。

  但是苏连杰说,中国制造商超越竞争对手是“何时,而不是能否”的问题。他说:“中国机器人销售商仍然需要向外国公司购买关键的机器人零件。例如顶尖的减速齿轮销售商主要来自日本,而德国公司在抓爪和机器图像技术方面仍处于领先地位。”

上一页12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