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未来几年,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将长期处于“三上升”(原材料价格上升、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三加剧”(资金供给、土地供给、环境空间紧张状况)的宏观环境下。此外,工艺的复杂化和工作环境的不佳使得企业面临培训成本高、员工流失严重、安全事故多发等众多问题。而以上这些问题的加剧,集中体现在用人成本的逐年增加。导致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近年来招工越来越困难,用人成本越来越高。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设备的应用将是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制造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调研发现,目前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使用机器人后,效益普遍较好,且成本回收较快,平均减少人工培训时间6个月,大多机器人设备成本回收期2年左右,部分甚至在1年以内收回成本。
未来几年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机器人应用仍然会处于一个高速增长的时期。首先,目前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已经拥有多关节及其他类型机器人300台左右,机器人普及密度大约120台每万人,但与老龄化程度接近的先进制造业国家相比,上涨空间仍然较大。其次,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在晶澳、中集、通利、润扬物流、海信等用工1000人以上的企业中,工业机器人的使用仍然处于起步的阶段。并且这些企业都已将机器换人纳入了未来制造升级的计划之中。再次,一些已经完成初步自动化的企业,在盈利状况改善后,将进一步用工业机器人提升现有自动化制造水平。最后,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大量替换需求迫切的工序。根据调研结果,预计未来三年,每年的工业机器人增加数量将在50台左右。
组合政策推动应用工业机器人
区内某些行业机器人替代难度大。机器人的使用具有明显的行业偏向性。在电子整机厂和汽车配件企业中工业机器人普及率高,但在服装、鞋帽、皮革、食品等轻工纺织等行业中,依靠人工操作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也确实存在工艺设计难度。因此,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这类企业很难进行机器人及其他自动化升级改造。
前期投资大影响中小企业机器换人积极性。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设备一次性投资较大,成套机器人自动化设备的总投资大多在40万以上,而良率提升、成本节约等效益后期才能显现。因此,在整个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很多中小企业主虽有强烈的需求,但由于受资金等原因制约加上存在“小富求稳”思想,面对工业4.0以及“机器换人”的热潮表现得比较平静甚至冷淡。
龙头企业示范效应尚未显现。除了汽车行业,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的使用尚处于起步阶段。而一些率先使用机器人自动化的企业,或出于保密考虑,或尚未形成明显效益大多不愿公开。因此,业内其他企业对于在自身领域中的机器换人是否能给企业带来绝对的效益还持一种观望态度。
针对如上问题,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营造应用机器人装备的氛围,多渠道、多形式为企业提供指导,同时加快工业机器人融资租赁。
基于区域行业特点及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鼓励售后回租租赁、杠杆租赁、委托租赁、项目租赁、销售式租赁、抽成式租赁、风险租赁、结构式租赁、综合性租赁等现代化租赁方式,发展适合工业机器人的融资租赁模式创新。通过税收优惠政策、信贷倾斜政策、财政补贴政策等,积极加大对以工业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装备融资租赁业的政策扶持。
2025-04-29 11:08
2025-04-29 11:02
2025-04-29 10:53
2025-04-29 10:49
2025-04-29 10:47
2025-04-29 10:44
2025-04-29 10:42
2025-04-29 10:33
2025-04-28 07:44
2025-04-28 0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