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贯彻新发展理念 厚植新发展优势

2016-04-20 05:53 性质:转载 作者:张翼 来源:经济日报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CFP“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存在诸多的严峻挑战。作为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

CFP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存在诸多的严峻挑战。

  作为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如何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就此进行了权威解读。

  新发展理念,引领第一个百年目标实现

  “十三五”规划,是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规划,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规划,必须紧紧围绕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王一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作为今后五年的行动纲领,“十三五”规划是一份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规划。

  王一鸣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只是“小康”,更重要的是“全面”。通常很容易将“小康”理解为经济指标,只要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收入翻一番,就实现全面小康了,但如果到2020年我们在总量和速度上完成了目标,而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更加严重,就算不上是全面建成小康。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发展的瓶颈,紧紧扭住存在的短板,在消除瓶颈上发力,在补齐短板上用力。

  在王一鸣看来,创新能力仍是我国发展中最大的瓶颈。同时,农村七千万贫困人口仍未脱贫,老少边穷地区发展仍然滞后,特殊困难群体仍然较多,人居环境质量仍待改善,国民素质仍待提升……发展的短板亟待解决。

  “十三五”规划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科学设置了发展目标,将“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25项主要指标分为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资源环境四个部分。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今后五年6.5%的年均经济增长率是个底线。同时,可以看到一些以往不曾出现的新变化和新指标:“创新驱动”成为一个新的指标分项;全员劳动生产率,反映出我国经济发展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反映出我国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科技进步贡献率、互联网普及率,反映出我国发展动力转换、信息化推进;绿色指标权重有了较大提升,除了继续提出单位GDP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等减排类指标外,还针对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雾霾和水污染等问题,新设置了直接反映环境质量改善的指标;增加了约束性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指标。

上一页12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