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成都与川大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全球招引高端人才

2016-04-18 07:07 性质:转载 作者:成都商报 来源:成都商报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与四川大学、电子科大、西南交大、西南财大、四川农业大学等签订合作协议,市校共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依托在蓉高校优势学科联合...

  与四川大学、电子科大、西南交大、西南财大、四川农业大学等签订合作协议,市校共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依托在蓉高校优势学科联合建设一批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在科技成果“三权改革”上取得突破……

  依托中物院、核动力研究院等驻蓉科研院所,加快建设军民融合创新产业园,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军工项目,推动多领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打通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通道

  根据《成都市创新型城市建设2016年度计划》,成都将与多所在蓉重点高校签署共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成都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创业中心提供支撑。

  4月15日,成都市政府与四川大学签署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共建世界一流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双方提出,将共建全国首个依托高校的创新成果中心——四川大学天府创新成果交易中心,支持科研人员带成果在成都领办科技型企业,共同设立“成都-川大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双方计划到2025年,共同将四川大学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创新创业大学,为成都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创业中心提供支撑。

  成都商报记者谢佳君

  围绕“十个共同打造”全面开展战略合作

  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在签约现场表示,与四川大学共建世界一流大学,是成都市委市政府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为四川大学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发展平台。“共建一流大学,要有战略更要有目标,要有举措更要有行动。”他说,将重点围绕“十个共同打造”全面开展战略合作。一是共同打造10~15个国际领先的一流学科领域;二是共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和未来全球优秀留学生的留学首选地和汇聚地;三是共同打造一批支撑和引领成都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高端国际研发基地;四是共同打造“3+3”国际创新创业学院(创新创业研究院),即联合牛津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四川大学等“3校”在英国、美国匹兹堡及成都等“3地”共建国际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打造全球创新地标;五是共同打造环川大周边集项目研发、成果转化、成果交易、成果产业化“一体化”的示范区;六是共同打造全国“双创示范基地”;七是共同打造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互联网+、大数据等一批高新技术探索研究院;八是共同打造“一带一路”战略共同体;九是共同打造实施南亚及环喜马拉雅经济、文化发展引领工程;十是共同打造研发和需求无缝对接的市校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

  协同引进人才

  实现高校企业个人“三赢”

  双方将共同设立“海内外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协同引进基金”,在全球范围内招引海内外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创办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内领先核心技术的科技型企业。成都市科技局副局长丁小斌表示,已与川大达成共识,将采取“企业提需求,高校出编制、政府给支持”的方式来吸引人才,实现高校、企业、个人“三赢”。“一些高端人才来川之后,将可以在高校任职,同时在企业上班。采取科学家+企业家的模式。”他表示。

  市校合作启动后,还将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紧缺人才培养计划,加强专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队伍建设,成都将支持国家技术转移培训基地西南中心落户川大。

  加快成果转化

  建科技成果交易中心

  四川大学将设立技术合作与转移服务办公室,与成都市联合建立创新成果交易中心,按市场规律规范快速处置学校科技成果。“我们将共建全国首个依托高校的创新成果交易中心——四川大学天府创新成果交易中心,并以川大为主体,面向全球积聚全球科技成果在成都交易,为成都所用。”

  川大还将支持科技人员带成果在蓉领办创办科技型企业。未来,四川大学离岗创业科研人员可以在3年后向学校支付技术许可费或技术转让费。学校占有股份的,在第一或第二轮融资阶段,科研团队可以原价回购学校股份。担任处级及以上领导职务的“双肩挑”科研人员,经批准可辞去领导职务后创业。同时,将保障科研人员在成果转化收益占比达到70%。在成都转化的项目,给予科研人员最大限度成果收益权,可达90%。

  成都还将支持川大组建5个专业性产业技术研究院,主要涉及先进功能材料、生物医药、绿色能源与低碳技术、工业互联网+、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还将共建一支不低于5亿元的科技成果转化基金,专注孵化创业项目,力争5年培养不低于10家规模以上创新型企业。

  打造环川大知识经济圈

  共建三大研究院

  双方将共同打造“环川大知识经济圈”。成都支持四川大学、武侯区按照“市场主导+政府扶持+内生性发展”的全新模式建设磨子桥创新创业街区,鼓励引入第三方资源,聚集、整合、优化区域创新创业要素,努力打造成为“蓉漂”创新创业的首选之所和中国西部地区的创新创业新地标。此外,还将在华西周边打造“西部健康创新产业聚集区”,在江安周边打造国际创新创业学院、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五百强企业“环川大国际优质研发资源集聚区”。同时双方还将共同打造“穿越时空科技体验产业城”,作为市校共建科技成果“三权”改革试点示范区空间载体。

  此外,双方将共建“成都产业技术研究院”“成都喜马拉雅国际研究院”“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等。成都市还将支持川大建设“国家发改委双创示范基地”,建立国际化、跨学科、跨行业的创新创业特区。

上一页12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