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中国制造2025对话德国工业4.0大会隆重召开 蒲波赵辉参加

2016-04-17 11:04 性质:转载 作者:新华网综合 来源:新华网综合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昨(13)日上午,由德阳市人民政府、省经信委、省教育厅、省商务厅、德国驻成都总领事馆主办的“创新德阳”—中国制造2025对话德国工...

  昨(13)日上午,由德阳市人民政府、省经信委、省教育厅、省商务厅、德国驻成都总领事馆主办的“创新德阳”—中国制造2025对话德国工业4.0大会在罗江召开。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道平,市委书记蒲波,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辉,市委副书记刘宏葆,市领导卢也、王箭、程永波,以及德国前副总理兼外长约施卡·菲舍尔,德国西门子、库卡机器人等政界、工商界、学界的300余位知名人士、企业家精英、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共同探讨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战略有效对接内容、机制等话题,共同为德阳制造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把脉问诊”出谋划策。

  蒲波首先向来宾们致以诚挚的欢迎。蒲波说,德国是世界制造业强国,高端制造业国际领先,工程技术闻名世界,职业教育享誉全球。德阳与德国友谊源远流长,有着多年的经贸和科教合作历史,早在1996年就与德国北威州济根·维特根斯坦县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20年来,两地不断加强经贸往来,30多家德阳企业和机构与德国相关企业、机构,在技术开发、产业项目、人才培训、职业教育等领域开展全方位交流合作,在共同发展中结下了深情厚谊。德阳拥有二重、东汽、东电、川油宏华等一批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龙头企业,是联合国授予的清洁技术与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国际示范城市、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国家首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拥有世界最大的800MN模锻压机,发电设备产量居世界第一,石油钻机出口全国第一,装备制造企业超过1500家,有“重装之都”美誉。

  蒲波说,德阳建市30多年来,抓住西部大开发重大历史机遇,推动全市实现发展赶超、沧桑巨变,经济总量迈入千亿元台阶,2015年达1600亿元,居四川第3位。2015年9月,四川被中央确定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这为重大技术装备制造领军企业自主创新、转型升级、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宝贵机遇。德阳作为全面创新改革的先行区,把全面创新改革作为“一号工程”和头等大事,以建设国家高端装备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基地为战略定位,加快建设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市,把重大装备智能制造核心技术打造成为引领全国、影响世界的名片。德阳也是国家教育部确定的全国唯一的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是中国首个职业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示范区,德阳正着力把培育智能制造高技能人才为主的职业教育打造成为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名片。

  蒲波说,工业文明是最富活力和创造性的文明,创新是工业社会攸关生死的基础。德国的工业4.0、中国制造2025与德阳智能制造,都是工业文明的发展创新,有着相同的战略使命和核心理念,有着巨大的合作空间和发展潜力。这次大会把主题确定为“创新德阳”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契合当前德国与德阳两地合作的重点与实际,这不仅为两地相关领域的机构和企业开展务实合作与交流搭建了平台,而且必将深化德阳本土机构和企业与国际先进生产力的对接,促进智能制造、工业自动化和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为此,蒲波建议德阳与德国两地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合作交流:第一,精准对接智能制造产业。双方要加强智能制造合作,德国企业发挥制造技术领先的优势,德阳依托工业基础雄厚的条件,推进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自动识别等先进制造技术在传统制造业的应用推广,促进传统产业由价值链低端向高端跃升,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加强产能国际化合作,让“德国制造”走进来,让“德阳制造”走出去。

  第二,全面深化职业教育合作。创新职业教育多元办学体制,与德国职业教育机构合作,共建中德汽车学院、德国库卡机器人学院,用国际先进理念、行业标准、管理方式引领德阳职业教育提档升级。加强职教国际交流与合作,双方在信息共享、师资交流、标准互认、人才支撑等方面,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源源不断为双方企业培养输送高层次技能人才。

上一页12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