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床位流转率
机器人手术具有创伤少和应激反应小的优势,有助于减轻病人痛苦,加快术后康复,缩短平均住院日。随着今后机器人手术的经验逐渐成熟,耗材费用逐渐减少,整体而言病人的痛苦和手术费用都会降低。
以昨日进行的胃癌手术为例,以往病人术后8—9天才能出院,而使用“达芬奇手机器人”,3—5天就可以出院了。
手术机器人可提高医疗效率和医院床位周转率,不少业内人士也表示认同,由于住院时间缩短,医院住院率必然会提高,这意味着一张病床可以多为几个患者服务。
新技术投入使用,手术费用问题是大家关注的焦点。费用是依据各地区相关部门论证而定,在北京患者需要在原费用基础上多花5万元,上海要多花4万多元,而最便宜的广州也需要多花3万多元。至于这个手术费用何时能跟医保挂钩,医院方表示目前还在商讨中,希望得到有关部门的支持。
据悉,广西引进这套机器人设备花了2000万元人民币。“主要是耗材贵,只要一开机,就要耗掉2万元。”陈俊强介绍,“在使用时,机器人的四个手臂都需要套上一次性手套,而且每个器械还有一定的使用次数,达到限定次数后系统会自动锁住,不能再使用。比如机械臂使用寿命是10次,超过就不能再用了。”
按照广西医科大一附院目前耗材的存量,手术机器人每天能开展4台手术。至于如何减少耗材用量,陈俊强表示,医生对机器熟悉程度的不断提高有助于减少耗材使用。
曾志羽昨日透露,即日起,医院为使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做手术的前100名患者减免3万元的耗材费用,可谓给本地患者带来了极大的实惠。
2025-04-28 14:41
2025-04-27 18:25
2025-04-27 18:18
2025-04-24 13:29
2025-04-21 08:38
2025-04-20 07:42
2025-04-19 09:16
2025-04-18 09:06
2025-04-18 09:06
2025-04-16 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