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叉车企业如何去库存?

2016-03-17 13:19 性质:原创 作者:中叉网 来源:中叉网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经济处于下行压力时,各大叉车主机厂都在想办法如何消灭庞大的库存,以减轻在新一轮的转换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中,迅速转身,牢牢抓住市场,巩固其品牌地位。

  为了消灭库存,部分厂家选择暂时关闭生产线,专心清库存,最直接的办法便是降价促销,为了解除企业压力,使得整个行业陷入了低价潮,打破整个行业的良性循环法则。

  其次,部分主机厂为了缓解库存压力,让利与经销商,与经销商捆绑一起,共同消灭库存。这是因为,大多数经销商都拥有改装和维修经验,新车与旧车的价格同等情况下,购买新车更划算,经销商可对库存车根据市场和客户的要求进行改装,成为符合法规要求和市场需求的车型。当然,叉车主机厂亦可以做改装的动作,但库存和生产成本的压力迫使部分主机厂只能选择如此简单的方式直接去库存。

  再者,由于叉车价格相对较高,产品的剩余价值也相对较高。如果强行报废的话,企业的经济损失相对比较大,特别是当今经济持续下行的大环境下更加需要保护好企业利益。通过对其排放水平进行治理要采用一种相对经济可行的排放治理措施。有能力和经济财力的部分公司,会选择与发动机排放改装公司进行合作,将库存车进行改装,符合叉车相关排放法规,再流通于市场。

  第三,对国II排放标准的叉车进行再制造后,或销售、租赁,甚至作为二手叉车处理。

  第四,提前将库存叉车租赁给客户,以租代买。

  第五,叉车后市场的火爆,还可将符合国II排放标准的叉车中的发动机流入市场,以售卖配件为主,但此举并不能为主机厂减负。

  第六,中国历来都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也许会有部分厂家冒险将生产日期提前,以避免受政策影响,但此举风险过大,容易引起一系列恶性循环,对企业不利。

  此外,还有部分主机厂,着力于开拓第三世界国家或目前还未有严格排放法规的地区,将库存车低价销往这些国家和地区。但这类国家由于自身发展的局限,实际购买能力低下,并不是库存车的首选地。

  因此,企业只有早作打算,在政策到来之前,提前布局符合国III排放标准的叉车生产线。同质化竞争、低端重复制造,已不利于中国企业的发展,只有创新智造,逐渐从低端制造中解脱出来,向中端制造前进,迈步高端制造甚至个性定制化制造中发展,才是叉车行业良性发展的未来。量大于需的市场经济时代已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互联网+产业、云计算及大数据的兴起,加速了这种模式的终结,按需生产才是未来企业健康发展之根本。

12下一页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