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库存”一词成为2016年开年的新热门词,过去改革开放前是按照国家对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等事先进行计划的经济体制。而进入市场经济后,由经济主体分散自主作出判断,市场引导企业生产,使得产能严重过剩,量大于需,发展到如今,经济出现下行调整,各行各业都在为市场经济时所造成的大量库存而酝酿如何去库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需求和购买方式发生巨变,严重者参与低价零首付恶性竞争,使资金链断裂,更甚者企业倒闭。
计划经济时代(图片来源于网络)
叉车作为物料搬运设备,在我国过去近十五年得到了爆发式增长,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到这一领域,使得行业同样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现象,产生了大量库存。截止到2016年1月为止,据了解,中国市场上有近3.5万台的3.0-4.0T国II排放标准的内燃叉车库存。
市场经济(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在去年,国家推出了一系列排放法规,从2015年10月1日起,非道路发动机将由“国II”向“国III”升级,根据规定:非道路发动机生产企业及经销商不得生产和销售“国II”发动机;今年4月1日开始,主机厂不得生产和销售装配“国II”标准的发动机。也就是说从今年4月份开始,所有主机厂都不能生产和销售“国II”排放标准的叉车。
2025-04-16 13:34
2025-04-16 11:09
2025-04-16 09:03
2025-04-15 09:28
2025-04-13 09:00
2025-04-09 10:28
2025-04-07 09:58
2025-04-07 09:58
2025-04-07 09:58
2025-04-07 0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