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企业动态 > 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詹纯新:紧随一带一路 打开产能合作新空间

2016-03-13 17:19 性质:转载 作者:中联重科 来源:中联重科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3月8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湖南代表团,与代表们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湖南代表团讨论气氛热烈...

  3月8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湖南代表团,与代表们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湖南代表团讨论气氛热烈,发言活跃。

  作为中国装备制造企业引领者,詹纯新代表介绍,中国装备制造业当前面临着“三期叠加”的压力,正经历着转型的阵痛。企业面对这一“阵痛”,内外双向发力,正通过自身转型创新和对外“走出去”,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指引下,拓宽了转型升级道路,打开了国际产能合作新空间,使企业“走出去”更为稳健。

  3月8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湖南代表团,与代表们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湖南代表团讨论气氛热烈,发言活跃。

  全国人大代表、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在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时说,完全赞同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其高度融合十八大以来党的方针政策,是总书记治国理政新战略、新思想的体现。

詹纯新代表在湖南代表团讨论时发言

  作为中国装备制造企业引领者,詹纯新代表介绍,中国装备制造业当前面临着“三期叠加”的压力,正经历着转型的阵痛。企业面对这一“阵痛”,内外双向发力,正通过自身转型创新和对外“走出去”,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指引下,拓宽了转型升级道路,打开了国际产能合作新空间,使企业“走出去”更为稳健。

  随后,詹纯新代表针对这两个方面并结合中联重科自身实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他说:“在转型实践中,我们牢牢抓住产品创新这个根本,以极致的工匠精神闯技术关、质量关、成本关,以极致的创新思维提升产品智能化。一方面注重精细化管理,降成本、去杠杆、减库存;另一方面我们还注重产业转型,进入了环保、农业机械等新兴产业,这些新业务已占公司业务的45%。”

  “经过这一系列的转型努力,企业总体已经企稳回升。但我们意识到,持续的发展需要更大的市场。转型升级还包括另一个重要方面,那就是企业要走出去。”詹纯新继续谈到。

  詹纯新代表介绍,中联重科在推进“走出去”的过程中,已取得初步成效。一方面通过产品“走出去”——在80个国家建立了销售和服务平台,在40多个国家建有分公司,业务辐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另一方面,中联重科在十余年的国际化征程中,先后收购了英国宝路捷、意大利CIFA及LADURNER、德国M-TEC、荷兰RAXTAR,并成立印度合资公司,使资本、文化、管理、产能一起“走出去”。

  “在收购意大利CIFA公司后,注重用包容的文化,总部至今没有委派一个中国人去管理这个公司,但CIFA公司的日常经营纳入到了中联重科的管理体系。这种收购和管理的模式,得到意大利政府、工商界、员工的一致认同和赞誉,并获得了意大利国家的莱昂纳多国际奖。”

意大利总统纳波利塔诺为中联重科詹纯新颁发“莱昂纳多国际奖”,这是中国企业家首次获该国际奖项

上一页12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