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从历次变革中探寻中国未来发展路径
在历史上我们曾经发生数次生产力的变革,如果我们能够理解生产力的革命是怎么发生的,我们就可以知道未来世界和中国要做什么样的事情以实现这样的变化,我们就可以开启面向未来的旅程,实现整个生态圈共同繁荣和和谐的意识,我们称之为“生态意识”。
在人类的历史当中,我们曾经有七次巨大的生产力的飞跃,在每一次历史时期,我们都会出现新技术的飞跃,形成一个称之为“共同目的”的生产力平台,这是生产力的基础设施。它们会从基础上改变我们使用能源、使用交通和使用信息的方式。那是什么样的三种技术呢?它们定义了我们所有的生产方式。
第一就是新的通讯方式,它帮助我们更有效地管理人们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二是新的能源和管理能源的方式;三是新的交通方式让我们重新定义我们的交通和出行。这三大技术结合在一起,也就是我们的交通、能源、信息结合在一起,能够从根本上改变我们整个社会的沟通运行和生产方式,从而产生新的经济范式,它改变我们时空的关系,改变我们的社会管理,改变所有的一切,也改变人们的意识。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发生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的英国,当时他们就出现了一个交通、信息和能源的新变化。当时英国人觉得手动印刷是非常慢的,于是他们当时发明了蒸汽机,他们找到廉价的煤炭,开始用蒸汽的方式发展印刷术,找到了非常好的沟通方式。后来又发明了电报,蒸汽和电报使他们得以高速的沟通。英国人突发其想把蒸汽机放在铁轨上那个东西叫火车,火车使第一次工业革命拉开序幕,于是火车的交通方式加上煤炭和电报的出现再加上印刷促使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
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在美国,石油的出现、电报、电话和电视的出现,包括内燃机的出现,内燃机是德国人发明的,在美国得以发扬光大,四个轮子在道路上开始行进,形成了新的交通方式。
第二次工业革命延续到整个20世纪,中国在过去几十年才开始追赶第二次工业革命,这次工业革命在2008年7月份达到顶峰,那时候发生什么事情呢?就是我们原油的价格开始达到了每桶142美元,大家都知道第二次工业革命完全是由原油的能量驱动,一旦原油达到这么高的价格所有购买力和消费能力就会降低,一切都会戛然而止,一切经济开始停滞,这样的危机给我们带来深远的影响。
所以可以看到整个第二次工业革命展现出颓势是一个夕阳的产业。因为所有的东西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当中都有赖于石化能源,我们的能源、化工品、肥料都是依赖于这个,我们的交通、生活、衣物的衣料所有都依赖化石燃料,所以当原油价格达到近150美元一桶的时候大家的生产力都在纷纷下降。
当然在这个时候一旦当油价上升到一定程度时生产力开始下降,工厂开始关闭,供应开始收缩。这种情况随着油价的下跌会再次反弹,但是当油价再次抬上来的时候一切又会重新一遍。
我们用了很多方法解决这样的问题,包括市场的改革、生产方式的调整但是不可能从生产上解决这个问题。只要所有的生产方式依旧基于这样的旧的二次工业革命的一切都不会改变,只要还是在用石油和化石燃料,在用老的生产方式一切都不会发生改变,不可能把经济向上飞跃一个台阶。因为生产力平台的生产效率已经穷尽,已经达到顶峰,也就是说整体能量转化效率只有20%而已,只能把20%的效率转化到工业产品当中,这就是顶峰。
很多时候经济学家说经济增长需要资本投入、买更多的设备和工厂,另外就是投入更多的劳动力。这样并不能够提高我们的转化效率,很多时候发现制造产品时能把原材料和材料转化到新产品中的效率不过10%-20%,这种有效劳动转化为生产产品的效率叫做生产能效。
美国在二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时候整体转化能效只有13%而已。无论我们做什么样的工作都会把87%的能源和资源浪费掉,然后在90年代当时日本人把这个能效达到最高,达到了20%,但这也意味着还有80%被浪费掉了。所以在中国恐怕也有类似的情况。
2025-07-03 09:04
2025-07-01 15:26
2025-07-01 09:48
2025-06-30 08:14
2025-06-28 18:07
2025-06-26 14:36
2025-06-26 10:47
2025-06-23 09:11
2025-06-16 11:40
2025-06-16 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