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企业动态 > 正文

资本持续“高烧” 机器人产业泡沫乍现

2016-02-01 09:07 性质:转载 来源:经济参考报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机器人是典型的‘三高’产业,技术密集度高、人才密集度高、资本密集度高,需要强大的研发创新,高端的人才集聚,大量的资金支持。但目前国内的企业大多处在‘三低’甚至‘三无’状态,整体实力亟待提高。”曲道奎说。

  最后,国产机器人企业有被逐渐边缘化的迹象。目前很多地方都在推进“机器换人”计划,通过对购买机器人的企业给予不同程度补贴的方式,来促进传统产业大量使用机器人,这一方面实现了传统产业的升级,另一方面促进了大量机器人的普及,推广了机器人技术的使用。

  但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联盟首席执行官罗军认为,这样做的弊端也非常明显:首先由于国内机器人企业缺乏竞争力,在大量推广使用“机器换人”计划中反而被边缘化,进一步挤压国内机器人企业的生存空间;其次,由于机器换人计划与扶持本土机器人政策脱节,机器换完了,当地的机器人产业并没有发展壮大起来,这笔钱最终还是流入外资机器人企业的口袋。

  “有形之手”切忌越俎代庖

  业内人士认为,就机器人产业发展特点而言,各地不要盲目追求建园区,政府应该结合地方市场需求情况、创新资源情况和产业配套情况,营造健康的市场竞争环境,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

  中国工程院院士蔡鹤皋表示,就像日本在上世纪70、80年代所经历过的一样,中国机器人产业也必然会经过井喷式增长的阶段。目前各地都搞机器人产业,但多数都是弱小的,将来这些企业或者园区肯定不会都成为大树,经过市场竞争,通过收购兼并、联合,企业必然会由多变少,由小到大。

  曲道奎表示,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应该营造健康的市场竞争环境,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但很多地方政府站在地方利益和GDP增长角度出发,最终必然造成低水平重复建设,浪费资源和恶性竞争,使得机器人产业陷入传统产业的“魔咒”。因此从国家层面而言,对各地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要适当引导。

  针对目前各地对机器人产业的热度,工信部赛迪研究院装备工业研究所所长左世全曾表示,大多数机器人产业园尚处于概念或者作为招商引资的旗帜阶段,就机器人产业发展特点而言,不要盲目追求建园区,而是要结合地方市场需求情况、创新资源情况和产业配套情况。

  合肥市经信委的一名官员说,政府加大对机器人产业的扶持力度确实有必要,但资金和资源要用在刀刃上。目前,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和地方政府也有相应的扶持项目,常常一放就是上千亿的资金,但是后续评价机制薄弱,项目的实际效果没法得到真实的体现。他认为钱好拿、无跟踪的状况要改变,资金利用率要提高,要真正对这个产业的发展有效果。

12下一页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