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动能转换期,2016年甚至整个十三五期间,地方如何找到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是各地两会讨论的重点。近期,地方在经济工作会议以及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有布局。
一方面,地方GDP增速目标均有调整,更加注重质量;另外地方产业结构布局也在发生变化,多地提及新兴产业布局,包括智能制造、大数据、互联网+等,诸多地区对新兴产业发展提出了具体目标。
地方如何激活新动能?
从中央到地方,新动能已成为“热门词”。
1月2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主持召开国务院专题会议时再次提起新动能。他表示,新动能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要继续加快培育新动能,要用新动能创造就业,改造传统动能激活要素资源。
培育新动能,地方各有各布局。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自去年年底起,地方紧锣密鼓地推出专项行动,创新成为各地寻找经济新动能的关键词。“互联网+”“信息经济”“智能制造”“电子商务”,成为地方激活新动能的看家本领。各地主推经济从汗水型到智慧型转身,发力重点稍有不同。
其中,与互联网经济息息相关的云技术、大数据、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提法成多地布局的重点。
黑龙江、贵州、内蒙古、河北、山东等地都有打造电子商务大平台,加快商务大数据,扩大信息消费规模的相关布局。
产业创新上,有地方提出要发展中高端制造业,打造智能制造,通过智能手段改善生产劳动率。其中,四川到2020年要培育10个全国领先、行业主导的互联网工业平台,培育100家以上“互联网 +”协同制造标杆企业,建成1000家以上智能工厂(车间)。
根据24日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浙江到2020年全省要布局在役工业机器人(52.95 +0.30%,买入)超过10万台,“浙江制造”标准达到500个以上,高标准特色小镇100个以上,建成一批高质量的产业云服务和产业大数据平台。上海“十三五”期间要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设立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同时要以“双创”转换为新动能。
同时,地方集中力度进行新兴产业布局,通过打造一批现代服务、金融、物流等产业,同时推进产业科技创新,以培育高端新兴产业。其中,河北在最新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0%以上。
北京大学教授路风表示,中国的产业升级都应该是基础广泛的升级,绝不是以“一小撮儿”高新技术工业,去替代构成经济活动主体的现有工业。中国许多人认为,产业升级就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或以新的产业代替旧的产业,这种想法尤为流行,甚至笼统地按产业部门划分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和“旧动能”。
2025-04-16 13:34
2025-04-16 11:09
2025-04-16 09:03
2025-04-15 09:28
2025-04-13 09:00
2025-04-09 10:28
2025-04-07 09:58
2025-04-07 09:58
2025-04-07 09:58
2025-04-07 0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