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对于地区来说,依地区禀赋进行差异化发展已经箭在弦上。
一方面,东、中、西部的比较优势已现进一步分化:无论是拼人力资源的吃苦耐劳,还是拼土地资源的廉价程度,东部都拼不过中西部。如果继续在老路上和中西部争夺低端劳动力恐非上策。因此,东部发达地区进行有条件地“凤凰涅槃、腾笼换鸟”,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与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升级,而中西部地区通过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让更多的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形成东、中、西的错位发展态势。
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也需相应地优化农民工进城的政策环境,化解劳动力在产业间流动的深层次障碍:因地制宜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农民工医疗、养老、教育和住房保障等社保待遇。
六
对于企业而言,剥削“体力”的时代则将切换到剥削“脑力”的时代。“民工荒”的出现,和当年小岗村的变革一样,是农民通过“自我救赎”行为,倒逼企业踏上“转移、转业、转型”的梁山之路。事实上,无论是经济结构的调整,还是发展模式的转型,本质上都是利益格局的重新洗牌,是财富的重新分配。
在时下利益博弈日趋尖锐的情况下,这种自发的、结构性的人口变迁,将比自上而下的运动式口号更能推动企业迈开调整步伐,向高端产业链突围:从以农民工为代表的低端的“中国制造”切换到以大学生为代表的“中国创造”,从满足农民工所需的“温饱”切换到满足大学生(及新生代农民工)所需的“发展”,从挖掘“人口红利”更多地转向挖掘“人才红利”。
七
而人口结构的变迁,也将带来不少投资机会。
首先,劳动力成本驱动“智能替代”。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将极大拉动对智能替代的需求。如富士康等企业已经开始了大规模应用机器人,机器人是没有情绪的工具,在人力密集型的生产线上,显然更受企业欢迎。
其次,人口老龄化激发对医疗行业需求。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患病率和就诊率都会显著上升。人口老龄化将加速推升对医疗的需求,针对中老年人的医药、医疗器械以及医疗服务将直接受益。
最后,农业奢侈品或将使农民反身剥削城市。金融大鳄罗杰斯不久前说“假如我现在20岁,肯定放弃金融而去学习农业”。稀缺的资源,广大的市场,多层面的需求,正在酝酿未来现代农业的巨大机遇。留守田间地头的农夫或将用自身的“精耕细作”(如农业奢侈品)反身“剥削”城里人。
推荐阅读 这才是最恐怖的危机
著有《大国危途》的刘忠良在五六年前描绘了中国人口危机的进程——超低生育率导致年轻人口快速减少且老龄化快速发展,大城市抽吸中小城市和农村人口,中小城市和农村进一步失去希望,最后年轻人口都涌入特大城市,在高生活压力下继续超低生育率,导致超低生育率危机无可救药。
2025-04-24 13:29
2025-04-21 08:38
2025-04-20 07:42
2025-04-19 09:16
2025-04-18 09:06
2025-04-18 09:06
2025-04-16 13:34
2025-04-16 11:09
2025-04-16 09:03
2025-04-15 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