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反对创业有泡沫的说法。我不是一个创业的狂热支持者,但是我认为中国实在太缺创意了,所以我认为,今天根本谈不上泡沫,反而是创业太少,才刚刚开始。创业本身不是目的,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关键是后面还有“万众创新”呢。所以,创业只是手段,创新才是目的,没有创新的创业是耍流氓。
创业根本的问题在于,经过30多年的发展,人口红利基本上结束了,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新经济到底如何产生?这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就出现一轮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潮流。但是这轮的创业有所不同,就是集体瓶颈的到来,这不是中国的问题,是全球经济格局造成的,那就是“中等收入陷井”。打破它的惟一变化,就是启迪智慧,调动老百姓的力量。创业、创新会改善社会保障机制。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恶化已经是摆在面前的问题了。我们最多还有15年就进入严重的老龄化国家,到了2033年、2032年4亿4千万60岁以上人口,到2045年1个亿以上的70岁人口。应该抓住这一批85后、90后1.8亿人最后的人口红利的释放,让他们创业、创新改变发展模式。
所以中国的创业、创新不是今天才有的新鲜事,有创业、创新,社会就发展一回,社会就变革一回,社会就进步一回。中国不创业、不创新,死路一条。创业、创新就是规避中等收入陷井最好的办法,虽然也未必过得去,但是起码是一条活路,是努力的方向。
“救活”GDP靠的是75前的创业者
“治疗”中等收入陷井的方法,是中等收入,也就是我们这一代人还愿意创业、创新。
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创业跟小孩创业还是不太一样,年轻人创业是是国家的进步,是方向,我们这批人如果还愿意创新、还有创新心的话,这才是治中等收入陷井最好的办法。
中等收入陷井,就是中产阶级不想创新,中产阶级小富即安了。中产阶级和中等收入的人口在中国人口结构里头是最大的一块,66年—74年出生的人口有3亿,这3亿里面起码一大半是中等收入,而且过去十五六年的GDP的增长靠的就是中等收入人群的消费能力。指望大学生、草根创业去“救活”GDP,那是不现实了。而且非常艰苦。所以中等收入陷井的治疗方法,就是中等收入这帮人还愿意创业、创新。我们目前核心团队成员最小的72年,剩下都是68、69、70的,都是五百强的高管。
2025-03-29 08:40
2025-03-23 08:32
2025-03-18 13:57
2025-03-13 09:20
2025-03-12 15:57
2025-03-11 11:17
2025-03-11 09:18
2025-03-08 11:38
2025-03-08 08:52
2025-03-07 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