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国内工业机器人将形成千亿级市场与百亿级公司

2014-12-02 08:06 性质:转载 作者:中国机器人网 来源:中国机器人网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1.1、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有望达到2000亿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现状工业机器人是工厂自动化的一部分,广义的自动化包括过程自动...

  1.1、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有望达到2000亿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现状

  工业机器人是工厂自动化的一部分,广义的自动化包括过程自动化和工厂自动化(又称离散自动化)。过程自动化包括DCS、现场仪表、在线分析仪器,以及阀门等执行机构。工厂自动化包括PLC、CNC、伺服驱动、伺服电机和工业机器人等。但是工业机器人是自动化技术的集大成者,是自动化领域“皇冠上的明珠”。

  根据最新数据,2013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17.9万台,同比增长12%,机器人本体销售额540亿元,加上系统集成,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容量约2000亿。估计2014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将达到20万台,维持2013年12%的增速。

  2013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人市场,销量达到了近3.7万台,同比增长60%。其中,根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的统计数据,国产机器人公司2013年销量达到9000台,几乎是2012年的三倍,而国外机器人销量增长了20%。

  近年来中国机器人市场保有量快速提升。根据IFR预测,2016年,中国机器人存量占世界比重将从2011年的6%提升至13%,机器人市场增速将大大超过其它主要国家。

  就汽车行业机器人用量而言,中国在该行业的机器人密度明显高于其他行业,为每万人80台,然而与其他国家相比仍然远远落后,除韩国是每万人895台以外,其余主要国家的汽车行业的机器人密度均在每万人千台以上,因此中国在汽车领域的机器人普及度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就3C行业机器人用量而言,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3C行业用工人数巨大,而国内3C行业机器人密度仅为11台/万员工。如果15年内达到超过1200台/万员工的日韩水平,中国3C行业机器人应用市场将有爆发式增长,行业需求可能超过百万台。

  未来市场规模预测--从机器人密度角度

  未来数年制造业从业人数逐年下降,机器人密度将逐年上升,假设到2017年国内每万工人约有100台机器人,机器人均价设为25万元/台,则我国的机器人需求有望在2020年达到近2000亿。

  市场规模的预测--从与机床行业对比的角度

  机床是指能够完成车、铣、刨、剪板、折弯、磨、冲压等机械加工功能的设备的统称,作为“工业的母机”。机床在国家工业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机器人与机床销售额的对比可以反映自动化水平。随着我国工业的高速发展,我国成为世界机床大国,其机床产值占全世界机床产值的近30%。但国内机器人销售额与机床销售额的比例约为3%,明显小于美国日本德国的23%、20%、16%,因此国内机器人市场仍有巨大的成长空间。

  现有的制造模式中,机床处于核心地位,机器人仍然只是生产线上的辅助设备。一般情况下,机器人占整条生产线价值约15%,因此就机器人本体而言,体量的极限即为机床的体量,不可能超越机床,除非现有制造模式发生颠覆性变革。

  市场规模预测--从下游分行业的角度

  根据专家估计,目前国内汽车行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市场约400多亿,汽车以外的一般制造业机器人系统集成需求大约200多亿,总的市场大约600亿,目前汽车行业系统集成占比达到67%。

  国内制造业产能巨大,存在强烈的自动化改造需求,我们估计到2020年国内机器人系统集成市场能达到2000亿。其中,一般制造业1400亿,汽车600亿。预计未来五年一般制造业的自动化需求将快速增长,市场需求将明显超越汽车行业,市场规模占比将达到70%。

上一页12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