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以前,由于物流仓储企业未能有效参与,我国商业银行对质押仓储物资的价值认定、性质和销售状况等缺乏足够信息,对质押仓储物资的流程管理缺少专业的经验和能力,出于信贷风险的考虑,银行未能开展仓储金融业务。20 世纪 90 年代末,中小企业飞速发展,银行积极寻求突破,沿海的一些银行尝试和大型物流仓储企业合作,借鉴西方的成功经验积极地进行了仓储金融创新。
物流产业作为我国十大振兴产业中唯一的服务行业,近年来一直保持着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物流金融在中国的规模也会越来越大,估计每年有 4000 亿至 5000 亿贷款业务与动产质押有关。由于我国独特的行业环境、法律环境和流通模式等决定了仓储金融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我国最重要的物流金融创新模式,未来必定有更加广阔的市场。
除了业务综合化之外,业务的精细化也是未来必然的发展趋势,所谓精细化,就是引入新的管理理念,为客户量身定做业务模式业务流程服务标准和服务质量,裁减冗余,节约成本。尤其是对于很多第三方仓储企业而言,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要,打造全套的储运销体系,融入供应链,会成为企业重要的竞争优势
一体化的趋势使得仓储业融入供应链,让仓库迅速变为物流中心,物流中心要联网,与供应链上各种资源协同。物流企业、商贸企业、制造企业、信息企业都是合作伙伴。深度拓展核心客户需求,为其上下游服务。同时对成熟业务进行优化,开展精益化管理和瘦身活动,以不断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能力。
【案例】飞力达的 VMI+DC模式
飞力达提供的主要业务,就是在笔电制造的过程中,提供 VMI(供应商管理库存)和 DC(供应商配送中心)的服务,加上备品备件管理、重工、个性化分拣、贴标等辅助,在笔电零部件入库、产品生产与成品分销过程中主动参与到库存管理。
所谓 VMI(Vendor Managed Inventory)是一种以制造商和供应商双方都获得最低成本为目的,在一个共同的协议下由供应商管理库存,而供应商通过第三方物流商在制造商附近设立集散仓库(VMI),根据制造商的需求按需定制物料供给,由于仓库距离制造商距离很近,可以方便的实现小批量的零担运送。并不断监督协议执行情况和修正协议内容,使库存管理得到持续地改进的合作性策略。这种库存管理策略打破了传统的各自为政的库存管理模式。体现了供应链的集成化管理思想,对于各方来讲都大有好处。对制造商来说可以减轻库存占用资金,对供应商而言小批量、多批次的配送也可以降低库存。供应商DC(分拨中心)的库存管理模式,即将供应商所需要的加工、理货、配送等多种物流需求集中于统一的物流据点,在产业集聚区中心或附近地区发挥辐射功能。DC 区域分布及功能直接影响到供应链响应速度、运作成本以及供应链的协同程度。
飞力达的 VMI+DC 模式,需要同多方的信息系统形成对接和匹配,以实现同各方之间信息的无缝交流,合理的把握需求变动和生产库存的控制。
五、行业面临结构调整
目前,随着宏观经济的下行和经济结构的转型,仓储行业也必须随之进行一系列的结构性调整,我们可以从中发现新的成长机会。
1、区域不平衡情况有望改善
首先,从地域结构而言,仓储行业整体地域分布不均,一大部分分布在东部地区,尤其是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分布最为集中。西部地区企业的发展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东部外向型经济发展特点首先带动了东部地区仓储业的发展,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圈首先形成产业集群,物流业、仓储业发展迅速。最少的地区是东北部地区,占有率总体不到 10%。
根据调查,运输基础设施、临近市场和供应商是选择仓储地点首要考虑的因素。目前仓储设施大部分集中在三个主要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占总量的85%。近些年来,国家开始把缩小地区经济差异提上工作日程,并提出了诸如“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大政方针。宏观经济的地区不平衡有望改观,落后地区的仓储行业有望得到更好的发展。
2、第三方仓储物流发展空间较大
仓储物流行业还有一个重要的结构性发展趋势是第三方物流,我国物流的社会化程度还不理想,第三方物流占物流市场的比重尚不足 25%(日本、欧洲和美国等已超过70%)。中国仓储协会针对国内450 家大中型企业进行了一项关于物流需求的调研活动,其中,欲选择新的物流商的企业占 45%,且很多企业都标示会选择新型物流企业;60%的企业将本企业的物流业务以外包的形式与新型物流企业合作,这样既可以享受仓储、配送等一条龙式物流服务,也有利于降低运营成本。尤其是随着网络购物的迅速发展,商贸物流相对滞后、流通设施投入不足等矛盾更加突出。物流需求的增加为新型物流企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温床”,虽然目前第三方物流存在着规模小、效率低、效益差等缺点,在未来十多年里,第三方物流市场必将迅速发展壮大,由此带动第三方仓储的发展。
3、生活资料仓储机会大于生产资料仓储
除区域结构调整外,仓储行业最重要的是商品品类结构的转型,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仓储企业生产资料仓储业务增长速度下降,生活品仓储业务增速提高。主要生产资料如钢铁供大于求,阶段性增速降低不可避免。2011 年,库房业务收入超过货场业务收入,比上年增长 26%,而货场业务收入出现负增长。说明客户对库房的需求增加,对露天货场的需求减少。2012 年生产资料类仓储量下降30%以上,生活资料类吞吐量增加34%,导致货场大量闲置,而库房缺口较大。因此,生产资料向生活用品的转型是仓储行业结构调整最大的变化。此外由于电子商务的崛起使得生活资料的购买更加频繁,而良好的客户体验需要线下仓储做支持,给仓储的整个产业链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会。
六、政策对于仓储发展影响重大
早在09年的时候,中央就已经确立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物流业作为唯一一个服务领域的产业位列其中。2010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再次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内需、增加消费、大力发展服务业是重要内容,为物流业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自10年以来,各级政府配合既定的大政方针,纷纷出台相应的政策举措,都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仓储业的发展。可以说这些政策对推动我国仓储业发展的帮助是全方位的。
我国仓储行业效率低下,盈利状况尴尬,此外还面临着税负过高的问题,“营改增”政策实施后,仓储业从5%营业科率调整为6%增值税率,同时允许设备购置、基础设施建设等进项税额进行抵扣,因此仓储业整体税负是减轻的。但如果租用仓库经营仓储,由于是不动产租赁,对方提供的是不能抵扣的营业税发票,税负可能会增加。
就营改增政策实施后,“营改增”对仓储企业的短期影响是不确定的,但长期来说,因为相应的政策配套执行,营改增政策的长期效果起码是不会增加仓储行业的税收负担,更有可能是是使得行业整体的税负减少,促使仓储行业加强尤其是仓储方面的管理,促进仓储行业健康发展。
2025-04-27 18:25
2025-04-27 18:18
2025-04-24 13:29
2025-04-21 08:38
2025-04-20 07:42
2025-04-19 09:16
2025-04-18 09:06
2025-04-18 09:06
2025-04-16 13:34
2025-04-16 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