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物流成本为何居高难下

2013-12-09 08:38 性质:转载 作者: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再次,物流业的组织化、专业化、信息化程度低。物流企业小、散、弱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据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统计,我国现有约1110万辆载重汽车,经营主体超过720万家,只有一台车的个体运输户占公路运输市场份额的40%。由于信息化滞后,车找不到货、货找不到车的问题十分常见,即使在上海这样的物流发达地区,2011年货运汽车空驶率仍高达37%,是欧美平均水平的3倍。

  上述情况充分表明,我国是物流大国,但还远不是物流强国,全面提升物流业发展水平还有很长路要走。

  管理粗放亟待转型

  “物流业本身是一个复合型的产业,不是一个行业,而是一个产业,是由多行业组成的复合型产业,所以解决物流成本高、物流效率偏低的问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靠一两个部门出台一两项政策就能够一蹴而就的。”王选庆说。

  好在物流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与当前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情况越来越引起高度重视。今年10月,国务院副总理汪洋主持召开部分城市物流工作座谈会。此后的11月12日,商务部召开了全国商贸物流工作会议,进一步部署了相关工作。

  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表示,流通包括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目前我国流通成本仍居高不下,主要是物流环节成本较高造成的。物流管理和企业经营处于粗放发展阶段,这方面大有潜力可挖。

  姜增伟表示,下一步,商贸物流工作将从加强物流标准化建设,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鼓励专业化、社会化物流的发展以及破解制约城市配送发展难题等几方面入手。

  王选庆表示,接下来还将以降低物流成本为主要出发点,重点推进城市物流发展。同时,作为牵头全国流通工作部际协调机制的部门,商务部正在会同相关部门积极研究推动出台促进商贸物流发展的指导意见。

  王选庆透露,商务部正会同质检总局、标准委、财政部等部门,就如何建立商贸物流标准体系开展研究,还将研究在个别关键性设备的新标准推广中对企业增加成本的补贴扶持政策,力争在1至3年内完成标准化推广。

  此外,商务部还将进一步协调落实相关政策,切实为物流企业减负。王选庆透露,为解决“营改增”给物流企业带来的税负上升问题,财政部和税务总局正积极研究相关政策,争取把公路收费也能纳入增值税抵扣范围。关于物流仓储大宗用地减半收取土地使用税、物流业水电同价等政策都会进一步推进落实。

12下一页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