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发改委:确定一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29个

2013-10-16 08:49 性质:转载 作者:发改委网站 来源:发改委网站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二)物流园区选址要求

  在布局城市选址建设物流园区,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与综合交通体系和运输网络相配套。依托主要港口、铁路物流中心、公路货运枢纽、枢纽机场及主要口岸,具有交通区位优势,便于发展多式联运。二是与相关规划和现有设施相衔接。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区域发展总体规划,充分利用现有仓储、配送、转运等物流设施。三是突出功能定位。紧密结合产业布局和区位优势,突出专业服务特点,明确物流园区功能定位。

  依据以上原则,物流园区布局城市可根据实际需要建设不同类型的物流园区:

  ——货运枢纽型物流园区。依托交通枢纽,具备两种(含)以上运输方式,能够实现多式联运,具有提供大批量货物转运的物流设施,为国际性或区域性货物中转服务。

  ——商贸服务型物流园区。依托城市大型商圈、批发市场、专业市场,能够为商贸企业提供运输、配送、仓储等物流服务以及商品展示、电子商务、融资保险等配套服务,满足一般商业和大宗商品贸易的物流需求。

  ——生产服务型物流园区。毗邻工业园区或特大型生产制造企业,能够为制造企业提供采购供应、库存管理、物料计划、准时配送、产能管理、协作加工、运输分拨、信息服务、分销贸易及金融保险等供应链一体化服务,满足生产制造企业的物料供应与产品销售等物流需求。

  ——口岸服务型物流园区。依托口岸,能够为进出口货物提供报关、报检、仓储、国际采购、分销和配送、国际中转、国际转口贸易、商品展示等服务,满足国际贸易企业物流需求。

  ——综合服务型物流园区。具有两种(含)以上运输方式,能够实现多式联运和无缝衔接,至少能够提供货运枢纽、商贸服务、生产服务、口岸服务中的两种以上服务,满足城市和区域的规模物流需求。

四、主要任务

  (一)推动物流园区资源整合。打破地区和行业界限,充分整合现有物流园区及物流基础设施,提高设施、土地等资源利用效率。一是整合需求不足和同质化竞争明显的物流园区。引导需求不足的园区转型,对于同质化竞争明显的园区,通过明确功能定位和分工,推动整合升级。二是整合依

  托交通枢纽建设的物流园区。加强枢纽规划之间的衔接,统筹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等多种交通运输枢纽和周边的物流园区建设,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形成综合交通枢纽,促进多种运输方式之间的顺畅衔接和高效中转。三是整合分散的物流设施资源。发挥物流园区设施集约和统一管理的优势,引导分散、自用的各类工业和商业仓储配送资源向物流园区集聚,有效整合制造业分离外包的物流设施资源。大力推广共同配送、集中配送等先进配送组织模式,为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搭建基础平台。

  (二)合理布局新建物流园区。物流园区布局城市应综合考虑本区域的物流需求规模及增长潜力,并结合现有物流园区布局情况及设施能力,合理规划本地区物流园区。现有设施能力不足的地区,应基于当地产业结构和区位条件及选址要求,布局新建规模适当、功能完善的物流园区,充分发挥园区的集聚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服务当地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

  (三)加强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物流园区所在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加强物流园区详细规划编制工作,科学指导园区水、电、路、通信等设施建设,强化与城市道路、交通枢纽的衔接。大力推进园区铁水联运、公铁联运、公水联运、空地联运等多式联运设施建设,注重引入铁路专用线,完善物流园区的公路、铁路周边通道。提高仓储、中转设施

  建设水平,改造装卸搬运、调度指挥等配套设备,统一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各种运输方式一体化运输相关基础设施和运输装备的标准。推广甩挂运输方式、集装技术和托盘化单元装载技术。推广使用自动识别、电子数据交换、可视化、货物跟踪、智能交通、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物流设施和装备。

  (四)推动物流园区信息化建设。加强物流园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整合物流园区现有信息资源,提升物流园区信息服务能力。研究制定统一的物流信息平台接口规范,建立物流园区的信息采集、交换和共享机制,促进入驻企业、园区管理和服务机构、相关政府部门之间信息互联互通和有序交换,创新园区管理和服务。

  (五)完善物流园区服务功能。结合货运枢纽、生产服务、商贸服务、口岸服务和综合服务等不同类型物流园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升服务功能,为入驻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鼓励园区在具备仓储、运输、配送、转运、货运代理、加工等基本物流服务以及物业、停车、维修、加油等配套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工商、税务、报关、报检等政务服务和供应链设计、管理咨询、金融、保险、贸易会展、法律等商务服务功能。

  (六)聚集和培育物流企业。充分发挥物流园区的设施优势和集聚效应,引导物流企业向园区集中,实现园区内企业的功能互补和资源共享,提高物流组织效率。优化园区服务环境,培育物流企业,打造以园区物流企业为龙头的产业链,提升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支持运输企业向综合物流服务商和全球物流经营人转变。按照提升重点行业物流企业专业配套能力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发展专业类物流园区,为农产品、钢铁、汽车、医药、冷链、快递、危货等物流企业集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七)建立适应物流园区发展的规范和标准体系。按照适用性强、涵盖面广、与国际接轨的要求,建立和完善物流园区标准体系。修订《物流园区分类与基本要求》国家标准,制定《物流园区服务规范及评估指标》国家标准,进一步明确园区概念内涵,规范物流园区功能定位,防止盲目发展。按照既要保障物流园区发展,又要节约利用土地的原则,建立物流园区规划设计、建设和服务规范,明确园区内部各功能区建设标准和要求,促进物流园区规范化发展。

  (八)完善物流园区经营管理体制。根据各地物流园区发展实际,借鉴国内外物流园区管理经验,建立完善政府规划协调、市场化运作的物流园区开发建设模式和经营管理体制。在政府规划指导下,成立物流园区管理机构,开展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并选择具有物流园区经营管理经验的企业参与管理运营。鼓励园区研究开发物流与商贸和金融协同发展等新型业态,创新物流园区发展模式。通过企业化运作,提高管理水平,形成良性发展机制,为园区物流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实现可持续发展。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