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中国“两会”上发出的工程机械的声音

2013-03-07 08:53 性质:转载 作者:慧聪工程机械网 来源:慧聪工程机械网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一、加大力度制造节能减耗、低碳环保型产品

    在2013年3月3日下午召开的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贾庆林同志代表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作工作报告。贾庆林重点讲到,我们必须把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履行职能的重要着力点,通过调研视察、会议论坛、提案信息等持续建言献策,提出设置国家“十二五”能源消耗总量约束性指标等积极建议,并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采纳。

就工程机械而言,在任何一家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中,产品的节能减耗、低碳环保都是必须重视的一个环节。前段时间,北京连续几天的雾霾天气已经是大自然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于是像徐工集团、山东临工、广西柳工和陕汽集团等企业已经走在节能队伍的前列,特别是山东临工的推出的临工LG953N装载机堪称节能王者。

    二、加快高端装备自主研发能力

    在“两会”上,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王瑞祥讲,当前先进技术靠引进、高端产品靠进口依然是我国装备制造业面临的严酷现实。高端机床、高端发动机、高端仪器仪表及控制系统,均需要从国外引进。其中,高档数控机床90%进口,数控系统95%进口,仪器仪表70%进口。在基础零部件领域,为高档数控机床配套的高档功能部件70%需要进口,大型工程机械所需30MPA以上液压件全部进口,时速200公里以上的齿轮箱、2.5MW以上的风电齿轮箱、大型煤机齿轮箱、高速列车制动器、大型盾构机的电液驱动装置等几乎全部进口。虽然在船用柴油机方面我国与国外先进企业开展了合资、合作生产,但关键核心技术和品牌依然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我国仍未摆脱“打工式”的加工制造地位。

  王瑞祥强调,对于我国装备制造业来说,最关键的还是加快自主研发能力建设。国家要想办法一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另一方面要整合资源,组织技术攻关。“目前,我国的科研院所力量还非常分散,应该在整合集中方面想办法,大专院校也应该考虑如何参与进来。我相信几方面的力量组织在一起,我国一定能够逐步攻破技术瓶颈,突破高端装备制造业国外企业垄断市场的现状,逐步形成以高新技术为引领,处于价值链高端和产业链核心环节,能够提升整个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高端装备制造业。”  

  同样,全国政协委员、国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任洪斌也指出,当前我国的装备制造业水平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需要一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把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提升上来。以改变我国高端装备国际竞争力不强,对外依赖程度较高的局面。而全国人大代表、奇瑞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金富更是表示“高端装备制造,往大了说,象征着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涉及到国家的经济和国防安全;往小里讲,关系到很多产业和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接受包括《中国联合商报》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表示,近十年来,中国机械工业行业发展迅速,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装备制造大国,但还不是装备制造强国;而要实现“由大到强”的梦想,必须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培育和推进自主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