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企业动态 > 正文

3.24亿"吞"普茨迈斯特 三一重工打入全球技术心脏

2012-01-31 08:58 性质:转载 作者: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来源: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王合绪说,“从臂架高度来比,三一重工的产品最高,可达80多米,普茨迈斯特最高只有70多米,它的主力产品是五六十米高的臂架。但是比产品还要看可靠度,普茨迈斯特的产品可连续使用100小时无故障,但是中国的产品达不到这个技术水平。因此,综合来说还是普茨迈斯特实力更强。”

    据报道,梁稳根在收购协议签订后表示,合并完成后,普茨迈斯特仍将独立运作。普茨迈斯特总部斯图加特将成为三一重工在中国以外的新全球总部,三一重工仍将专注于开拓国内中低端市场,普茨迈斯特则继续保持其在高端市场的地位,原公司总裁NorbertScheuch仍将留任,并将进入三一重工管理层。

    打入“技术心脏地带”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三一重工位于德国科隆附近的混凝土泵厂已于2011年投产,三一重工成为中国首家在德国投产的工程公司。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北京新世纪跨国公司研究所所长王志乐昨天在博客中表示,三一重工将收购普茨迈斯特,标志着三一重工海外战略发生重大转折。过去该公司领导认为海外并购面临多重陷阱,因此,其海外投资方式主要是建新厂。而据调查,在发达国家市场的传统产业往往产能过剩,如果中国企业还去建新厂,容易与当地企业发生冲突,因此,中国企业在发达国家市场的传统产业投资应该多用并购方式。

    王志乐说,中联重科收购意大利CIFA,上工申贝收购德国缝制设备企业DA公司,北京第一机床厂收购德国科堡,都是成功案例。

    去年,英国《金融时报》曾指出,对于通常处于市场领先地位的德国工程集团而言,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已开始成为其强劲对手——直击德国出口成功的核心。在技术方面,一些中国企业,例如三一集团,可以与德国对手一争高下。

    在中国企业准备进军欧洲市场之时,德国许多规模较小的家族工程公司却缺乏进军亚洲所需的资源。西门子或博世等工业巨头早就为进军新兴市场制定了低成本策略,包括在亚洲建立大型生产厂和研发中心等,但中小企业很难效仿它们的做法。

    “普茨迈斯特是一个家族企业,所以这是一桩德国著名中小型专业制造企业与中国企业的合并案例。”王合绪说。

    王合绪表示,普茨迈斯特的价值还是很大的,在业务上与三一重工互补,一旦发挥出协同效应,对三一重工意义重大。

    据悉,目前中国企业早已取代德国,成为全球机械制造业的领头羊。2010年,中国机械销售收入增长12%,达到3000亿欧元(约合3930亿美元),而德国机械产业收入下降了23%,至1780亿欧元。

    AlixPartners董事总经理RomanZeller则表示,即便在中国的推动下,德国工程产品订单今年上半年激增了32%,也不能掩盖这样一个事实:德国工程企业不仅在本国市场输给了中国企业,在印度巴西等国也是如此。

    “我的体会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在从低成本的廉价产品转向更加精密的产品,”德国咨询公司SKP董事长赫尔曼·西蒙表示,“他们通常把德国人视为标杆,我们必须严肃对待这种新型的竞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一位国际投行人士处了解到,中国其他一些工程机械领域的巨头纷纷效仿三一重工,正四处撒网调查并购目标。

    三一重工还于昨日晚间发布了业绩预告,表示由于主营产品需求稳健增长、市场占有率提升,公司2011年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50%至60%。2010年公司净利润为56.15亿元,基本每股收益1.11元。 (责任编辑:王慧绵)
 

12下一页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