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四个“自主”折射“领跑”奥秘

2011-09-26 08:39 性质:转载 作者: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来源: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坚持走自主制造之路,合力人酝酿已久。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决策者们就意识到叉车核心零部件对于整机发展的重要性。 “一来,掌握零部件设计和制造技术有助于提升整机制造水平;二来,零部件可以作为独立于整机的产业进行发展,其产值不低于整机产值。 ”杨安国向记者分析说。

  基于以上认识,合力将零部件作为公司的核心产业之一,依托资本市场和自有资金,大力投资发展先进变速箱、铸件、油缸、变矩器、转向桥、属具等核心零部件,建成了合力铸造中心、安庆车桥基地、蚌埠油缸基地、合力配套产业园等国内乃至全球最大的专业化零部件制造基地。

  生产制造能力在大幅提升。如今,合力拥有多家专业化的零部件制造基地,其配套领域不仅覆盖国内市场,而且远销欧美市场。发展规划部副部长毛献伟介绍,合力已具备年产叉车整机10万台、铸件20万吨、油缸60万根、转向桥10万台套及相应的下料、金加工、涂装、装配和试验检测能力,尤其在传动系统、液力系统和工作装置系统等方面具有核心竞争优势,合力也由此成为全国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综合实力和经济效益最好的工业车辆研发、制造与出口基地。今年上半年,合力的整机和关键部件产品均创历史新高。

  “眼下,除发动机以外,核心零部件全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杨安国自豪地告诉记者,零部件产业已经成为合力的支柱产业,转向桥、油缸、变矩器、铸件等零部件在行业内具有广泛的配套率,出口欧美市场比例也不断增加,与整机产业形成相互支持、互为补益的良好产业基础,在全球工业车辆行业内独树一帜。

  从整机到零部件,从内燃车辆到电动车辆,从中小吨位到重装车辆,从引进技术产品到自主设计制造G系列产品,合力人自主制造的步伐一刻都未停歇。 坚持自主品牌,瞄准国际一流

  品牌是企业的生命,转型从这里迈步。

  杨安国对记者说,未来五年,合力想跻身世界工业车辆行业前五,需要依赖四项指标——不低于120亿元的总销售收入和整机不低于12万台的产销能力、国际化自主品牌、世界型企业的管理标准,以及与之匹配的人力资源,而难点恰在后三项。

  9月21日,在合力桥箱事业部,机器声轰鸣,员工在忙碌,“创造高质量、奉献高质量、享受高质量”的横幅醒目地高悬着,这里是合力生产核心零部件的地方。几块竖立着的管理看板吸引了记者的目光,每块管理看板都细致地分门别类,列出工作计划、管理细则、5S点检、OPL教育等各项。 “管理看板是公司抓精益生产的体现。 ”箱体二班班长王建说,比如始于2009年的OPL教育,每天每个班组都要花十分钟上“一点课”,课堂老师由每个班组成员轮流担任,分享工作经验、日常心得,员工的思考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均得以提升。

  质量彰显实力,品牌凝聚内涵。他们强力推进精益生产方式,从质量和服务上维护“HE-LI”品牌声誉。去年,合力将精益生产与工艺优化、班组建设、人才育成相结合,由点到面向纵深推进,全年共完成精益改善提案近4000条,试点部门综合生产效率提高10%-30%。

  品牌是软实力,具有持久生命力和竞争力,合力一直将之视为有力武器。十年前,合力国内注册商标仅两件,国际注册商标仅两件。而截至今年6月,“HELI”商标在国内注册43件,在美国英国等77个国家和地区注册成功76件。

  金融危机来袭时,合力以提升品牌影响力来应对。在商务谈判中,坚持自主品牌经营,坚持以HELI品牌销售,并以此为契机调整了非合力品牌销售的代理商,扩大品牌在海外的知名度。在从“出口创汇”向“出口创牌”的转变中,品牌战略积极引领着合力转型,提高市场占有率,促进销售,良性循环,一举多得。

  “塑品牌非一日之功。 ”杨安国说,目前“合力”是中国叉车市场自主创新第一品牌,“HELI”是中国驰名商标,也是中国工业车辆行业唯一获此殊荣的品牌。从驰名中国到驰名世界,打造全球性自主品牌已经成为每个合力人孜孜以求的目标。

12下一页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