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人物专访 > 正文

访卡斯卡特叉车属具(厦门)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平

2011-08-19 14:12 性质:转载 作者:中国储运杂志 来源:中国储运杂志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工业叉车自发明90多年来,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叉车把搬运工人从重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提高了劳动效率。在现代企业的...

  工业叉车自发明90多年来,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叉车把搬运工人从重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提高了劳动效率。在现代企业的各个场合,叉车作业随处可见。但是叉车的功能只限于平起平落,对于货物的侧面移动和旋转等作业则显得力不从心。于是叉车属具应运而生。叉车属具的应用如同给叉车装上灵巧的双手。正是这双灵巧的手能以千钧之力,托起现代仓储和物流之重任,创造了人力和叉车不能企及的奇迹。现在,叉车属具已广泛应用于仓储、家电、造纸、石油、化纤、棉纺等诸多行业,成为众多客户不可或缺的助手和伙伴。不久前,本刊记者有幸来到厦门,参观了久负盛誉、市场份额全国第一的叉车属具制造商——卡斯卡特(厦门)叉车属具有限公司,并采访了该公司的总经理陈平先生。陈平总经理对行业和企业的详细介绍,给记者留下了深刻而又难忘的印象。
  美好印象——卡斯卡特
  走进卡斯卡特(厦门)叉车属具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平的办公室,整洁、安静与和谐。办公室玻璃幕墙外便是大开间的员工写字间,员工们正在各自的座位上认真而有序地工作,电脑显示屏上,各种各样的叉车属具模型三维图像在不停地变幻。动静之中,卡斯卡特优秀的管理给记者留下了第一个美好的印象。
  第二个美好的印象是在记者走进生产车间以后。记者首先感觉到卡斯卡特生产车间的格局非常有特点,空间利用合理,布局繁而有序,映入眼帘的是一切都在高效有序中运行。时值6月底的高温季节,车间中却凉风习习。通过陈平总经理的对于叉车属具的制造过程的介绍,使记者对叉车属具的认识从电脑模型的三维图像转到了现实中来。
  叉车属具之所以能够夹起几吨重物,原来还真有不少学问。16毫米厚的钢板,大如磨盘的轴承,精准的焊接和钻孔,整个流程紧凑而有序。其中有两台先进的设备引起了记者浓厚的兴趣。陈总介绍说,这两台进口的加工中心成本都超过100万美元,它们能一次性完成传统意义上的车、钳、铣、刨、磨的所有工序。通过预先设定好的程序,钢板从入口处悬吊进去,再从出口出来时,已经完成了所有的机械加工项目,然后直接被送入下一道工序。看到这么先进的机加工设备,不由得想起上世纪八十年代令青年工人引以为荣的机加工技术,现在看来,过去由工人操作的手动机床已被最新的科学技术而淘汰,时代的飞速发展,让我们进入智能化,仅仅不到三十年的时间,许多当年先进的工业化设备就完成了历史使命,这种变化令人唏嘘。
  陈平总经理耐心地向记者做着介绍。叉车属具的夹紧力来自叉车的液压系统。正是由于采用了先进的液压技术,卡斯卡特的叉车属具可以一次性夹起6台冰箱;而大如磨盘的轴承不仅能够转动巨大纸卷,还可以支撑起成吨重的油桶旋转360度,轻而易举地翻转上千度高温的铁水包……陈总介绍说,为了确保卡斯卡特属具的质量,目前配备的属具关键液压件仍然从美国进口,目前还没有国产化的计划。
  卡斯卡特的产品陈列室宽敞明亮,众多的叉车属具成品错落有致地排列开来,像是一个叉车属具样品展示的小型博览会。在这里,陈总向我们介绍了叉车属具夹臂为什么有软有硬:“夹硬的物品,属具夹臂要垫上软性的胶垫,不能硬碰硬,以免损坏所夹起的硬物品;而夹软物品,属具夹臂要嵌入硬的突出物,这样才能使软物品与属具之间通过凹凸相嵌而产生足够的摩擦力,不至于被夹物品的脱落,这就是软硬结合。”
  从陈平总经理对叉车及叉车属具的介绍中,记者感到收获颇多,问及陈总,才知道陈总在叉车行业已经打拼35年了,人生最宝贵的年华献给了叉车事业。交谈中,陈总对叉车行业的洞悉和精辟的见解,让记者收获颇多。

上一页123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热点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