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企业动态 > 正文

易小刚领军研发 中国民企挑战德国制造

2011-03-11 08:18 性质:转载 作者:科学时报 来源:科学时报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三一重工不是一家典型的中国企业,但它代表着未来的方向。”——世界著名管理学者赫尔曼·西蒙“三一重工不仅仅引领了泵车技术...

  “三一重工不是一家典型的中国企业,但它代表着未来的方向。”——世界著名管理学者赫尔曼·西蒙
  “三一重工不仅仅引领了泵车技术的发展,也引领了我国整个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

【前言】
  “十一五”开局第一年,三一重工自主完成的“混凝土泵送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项目首度荣获200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年“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评选,三一重工的技术领军人易小刚博士榜上有名,成为全国工程机械行业、全国民营企业界的唯一获奖者;在“十一五”的最后一年,三一重工凭借“工程机械技术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荣获2010年度“企业创新类”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再次登上北京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
  2011年1月28日,欧洲最负盛名的管理大师之一、德国管理学家赫尔曼·西蒙在《金融时报》上撰文说:“大约一年前,当我第一次参观位于中国长沙的三一重工混凝土泵工厂时,我被惊呆了。”在这篇名为《中国制造vs德国制造》的文章里,他讲述了令自己吃惊的真正原因。与绝大多数靠低成本取胜的中国制造企业截然不同,他在三一身上发现了一种“相反方向的变化”:凭着一流的抱负、一流的设备与技术,成为全球市场上的有力竞争者。西蒙称三一重工为一家“隐形冠军”企业,这种企业尽管为数不多,却将使中国真正成为“德国未来的竞争对手”。
  赫尔曼·西蒙对三一重工的褒扬溢于言表,而他对德国同行企业的担心也绝非多余。2007年,世界首台高效微泡沥青水泥砂浆车在三一诞生,使曾经独家掌握该领域技术的德国博格公司主动放弃生产,转而购买三一的产品;2009年,三一重工的混凝土输送泵全面超越德国的普茨迈斯特,成为该领域的全球冠军。从创立之初的无名小卒到如今声名鹊起的国际化大企业,三一重工的发展速度令世界工程机械巨头感到震惊:这家只有不到20年历史、具有纯正民营血统的中国企业究竟凭借什么直叩世界装备制造业最高水平之门,在强手如云的国际工程机械行业异军突起,搅得全球市场风生水起?
  不做老二:一家民企的抱负和胆识
  1996年10月,首都机场新候机楼工地,液压专家易小刚带着他苦心研制的三一混凝土输送泵(又称拖泵),首次参加有世界级厂商竞争的招标比赛。一年前,在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从事液压研究并初露头角的他,被三一创始人梁稳根的求才若渴所感动,辞去公职来到长沙,立即投身到混凝土输送泵的研制当中。
  现场测试结果出来了:三一的混凝土拖泵勇夺第二,仅次于德国“大象”泵。后者的生产商正是德国的普茨迈斯特。这家有着50多年历史的老牌混凝土泵车企业,其产品就像“大象”的名称一样霸道,曾占据全球市场头把交椅长达数十年之久。中国更是进口产品一统天下,德国的普茨迈斯特和施维因等国际工程机械巨头占据了95%左右的市场份额,这是上世纪90 年代初中国混凝土机械领域的真实写照。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