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军事物流插上信息化“翅膀”

2010-10-12 08:42 性质:转载 作者:现代物流报 来源:现代物流报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据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秦银河介绍,目前我军后勤保障手段已按照胡主席提出的要求,逐步向信息化迈进。近年来,完成了第二代后勤装备的体系论证、科研定型、批量生产和装备部队,后勤信息化、物资保障、军事医学、野战生存、国防工程和节能环保等6个领域的技术创新取得了重大突破,构建了野战化、轻型化、多功能化陆军保障装备系列,岸基保障、海上保障和岸海衔接的海军保障装备系列,多机种和空降保障为主体的空军保障装备系列,形成了门类齐全、系统配套、科技含量较高的现代后勤装备体系,实现了后勤保障手段由人工和半机械化作业到机械化过硬、信息化管用的跨越,并在近年来一系列军事行动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我军投入的后勤装备达201种10万台(套),为第一时间抢救伤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玉树抗震救灾,我军充分利用高原炊事车、高压氧舱、制氧机、野战净水车、洗涤车、淋浴车等信息化后勤装备,组织现代化、集团式后勤保障,发挥了特殊的功效。

    军内有关物流专家告诉本报记者,总后勤部2000年开始进行了“后勤装备数字化试验”、“战略储备物资可视化试验”和“后勤野战机动指挥系统试验”等系列工作,拉开了我军军事物流装备信息化的序幕。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已经研制的“移动跟踪系统”,兼具卫星定位、导航和通信等功能,体积小、重量轻、安装方便、操作简单,指挥员可在屏幕上对机动保障平台进行实时跟踪和控制。“物资可视系统”由掌上电脑、配制在集装箱上的记录器、二维条形码扫描仪及相关软件组成,可实现野战条件下货场物资的快速收发、统计和寻找。“野战指挥系统”由战勤作业车、战役野战后勤指挥车组、后勤指挥作业箱组等组成,初步构成了上下衔接、左右连通的军事物流“信息高速公路”。

    经过全军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军军事物流信息化成果被逐步转换到“战场”检验。在某大型实战演习中,我防空兵侦察雷达损毁。南京军区装备部下辖某雷达修理所所长邢良东率抢修小组前出修理,发现多种零部件短缺。只见他将器材箱上的SD卡插入手持计算机,装备指挥中心随即收到预警信号,一个包含器材名称、型号、数量的补给方案自动生成,指挥员立即通过指挥车下达保障命令。接到命令后,某仓库主任徐建设迅速查看了库存情况后,随即向就近的“流动仓库”发出器材保障指令和最佳路径信息。10分钟后,装载着急需器材的保障车向指定阵地疾驰而去。

    王丰强调说,军事物流信息化成果在近几年的各类救灾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仓储信息化系统进行救灾物资的合理调度,通过军交信息化系统对救灾物资运输进行全程监控等。由于信息化的高度运用,使救灾物资可以达到在储、在途、在用等全程可知、可视、可控的目标,有利于领导层作出正确的决策。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