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人物专访 > 正文

诺力 以技术创新带动产业升级

2010-02-08 08:35 性质:转载 作者:李静宇 来源:中国储运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专访浙江诺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周学军在技术创新中谋求发展 经过9年的披荆斩棘,浙江诺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

——专访浙江诺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周学军

  在技术创新中谋求发展
  经过9年的披荆斩棘,浙江诺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浙江诺力)完成了从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向高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完美转身。2000年,诺力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但是它却从轻型、小型手动搬运车产品做起,呈现给我们一系列奇迹般的数字:近十亿元的销售额、在国内连续七年名列第一的产销量、手动液压搬运车产量上连续六年名列世界同行业之首……
  这场以美欧为中心的金融危机,对80%产品出口于美国欧洲的诺力来讲无疑是沉重一击,曾有的无限风光能否再续?那些下跌的数字能否解冻?浙江诺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周学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在我们找到了企业成长的路径,坚持技术领先,企业才会长久生存。
  如同任何市场一样,技术的提升不能一蹴而就,它需要目标的指引,更加需要点滴的积累与不懈的坚持。通过对诺力自身实力的考量以及对未来方向的把持,诺力提出了向国内电动产品新型仓储物流现代化搬运设备制造企业发展的目标,彻底告别以手动液压搬运车为主打天下的历史。
  对于设定的方向,周总认为“诺力最应该做这个事情也最可能和最适合做这个事情,因为国家也在推绿色能源,这也是我们国家的国策之一。”与此同时,国际市场的发展趋势已经印证电动工业车辆发展的良好趋势走向,电动叉车、搬运车和推高车等仓储搬运设备在世界工业机动车销售量中所占的比例已经从上世纪末的45%上升到65%。“我国的工业车辆从单个国家来讲已经是全球第一,但是内燃车辆居多。”周总自豪地说,“诺力涉足电动工业车辆可以更快地带动企业甚至为整个产业的升级做出贡献。”
  电动工业车辆能否占领市场的至高点,周总调查发现,由于生产的不断自动化电动叉车显示出了更多的优势,“室内和半室内作业较露天情况复杂,除无污染和低噪音要求外,还有通道的宽窄,较小的转弯半径,门限、货架的高度、进入电梯、地面楼板的承载重量、低温、防爆和个别场合人员不能进入等约束条件,这些都是内燃叉车难以实现的。”
  如何向创新型企业的目标迈进,这个过程是艰难的,目标的实现更需要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举措,诺力显出了在技术研发与投入中的大手笔。“我们要做就做最先进的东西,这是我们的目标,为了这个目标我们在电动工业车辆的核心技术方面下足了功夫”周总语气坚定地说。
  电池技术、电子技术作为电动工业车辆的核心技术之一,诺力的优势一步步显现出来,周总坦言,“目前我们的车辆做到了10个亿产值,而作为配套的电池却已经做到了30亿产值。”2006年开始诺力进入新能源产业,经过两年多的运作,新能源产品成为集团发展的主要支柱,专门为工业电动车辆开发的免维护大容量胶体动力电池,目前已经应用到诺力自产的小型步行式电动搬运车上。
  目前在国内,控制技术还处于攻坚的路上,显然,诺力已找到了破解工业车辆控制技术的密码,诺力采取的策略是与国外公司联合开发,这使诺力在控制技术上走了一条捷径。诺力和德国REMA公司合作开发了拥有多项专利的电动专用控制手柄,和CuTiS公司合作开发了多款用于轻小型电动车的专用控制器,率先在轻小型步行式电动车上采用电子转向技术和能量回收技术。“但我们坚持所有权归诺力专有,这样我们的产品可以获得更加成熟、可靠性更高的技术支持,对于以出口为主的诺力来讲,产品维修也将更方便。”周总补充介绍说,目前诺力已经拥有40多项国家专利和一项欧盟专利。
  诺力在核心技术研发中的辛勤耕耘结得了众多硕果,不仅推动了企业自身发展,同时也推动了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对于拥有40多项专利趋势技术的诺力来讲,为此专门成立了一家以驱动技术为主的公司,驱动设备不仅用于出口,同时更为国内的其它厂家配套。诺力将大部分利润投入于核心技术的研发,对此周总解释说“研发中的高投入为我们换来的是产品的升级以及良好的发展前景,同时也为诺力未来发展奠定了更为扎实的基础。”
  做好内部管理的大文章
  在金融海啸中,实体经济遭到强烈冲击,诺力自然无法独善其身。在今天的经济“寒冬”面前,诺力是该“冬眠”,以最低的能耗熬过这个冬天,还是坦然面对危机中的“危险和机会”,果敢出击,抓住这个特殊时期的特有机遇,赢来一次跨越发展?
  诺力用实际行动给予了肯定的回答。
  2009年10月16日,斥资3亿元,建筑面积8万平方的新厂房竣工,全部用于电动工业车辆的生产,设计年产量为2.5万台。生产线全部采用国外先进装备,激光切割机、加工中心、自动焊接流水线、自动喷涂积放流水红、装配流水线等。
  与此同时,危机也为企业带来了练内功的机会,把降低成本和节能降耗作为重点来抓,为此,诺力聘请了国际10多位质量管理方面的专家为企业在技术上、质量上和管理上挑毛病,此举使诺力现在的产品优质率达到95%以上。过去的诺力,生产一忙,车间就会杂乱无章,而现在车间依然忙碌,但一切却都井井有条,宽敞明亮的车间工件摆放整齐没有任何杂物。周总强调这种做法使得诺力在整个管理上了一个台阶,逐步走向现代化管理的模式。
  丰田TPS精准化生产管理系统为企业管理提供了一种新模式,诺力请日本专家教授指导流程再造,把一些流程转变得更加合理,更加紧凑。诺力确立的目标是:通过技术进步和价值工程,降低成本1000万元;通过优化工艺、节能降耗和提高钢材利用率等降低成本1000万元;通过TPS降低库存和半成品积压降低费用1000万元。目前,诺力已被评为浙江省11家精益生产示范企业之一。
  2009年,诺力的销售量虽有下降,但是客户数量却大大地增加了上来,更是有很多来自于欧美的制造企业选择了诺力。周总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信号,“这说明中国产品的竞争力并没有降低反而在提升,形势好的时候往往考虑的是品牌,金融危机一来大家考虑的是产品的性价比,中国产品的性价比占据一定的优势,这就是我们的机遇。”令周总的心里更加坚定的是,形势一旦回暖,客户的需求也会随之升上来。
  2010年,周总信心满怀。“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对工业车辆的需求量仍会上升,这就是我们的未来,也是我们的机遇。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拥有先进的技术,优化自身管理,打牢基础机会才会抓得准。”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热点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