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电梯驱动领先企业、美国KINETEK集团属下KDS公司历经两年研发周期开发的一款RT11新型永磁转子,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技术专利证书,在中国永磁电机技术领域获得一个新的突破。
KDS 的专利RT11新型永磁转子,在技术方面有四大突破:安装方便、高效、易维护、电压适用范围更宽,能最大限度满足电压波动。众所周知,永磁转子是永磁同步曳引机非常重要的部件之一,而RT11新型永磁转子将极大提升永磁电机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代表了中国永磁电机技术最尖端水平。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永磁转子有三种结构:
第一种是表面瓦状永磁结构的永磁转子,瓦形永磁体均匀分布在圆柱磁轭上。为防止位移,此种结构的永磁体一般采用胶粘方法固定,存在粘结剂老化后永磁体极易松动问题,因此一般都用在转速低,小负荷的永磁电机上。
第二种将瓦状永磁体两侧加工成燕尾状,在永磁体两侧之间设有用非导磁材料制成、用螺钉紧固的压条,利用压条两侧将永磁体压紧。虽然解决了粘结剂老化永磁体易松动的问题,但需要在圆柱磁轭上加工很多螺孔,存在加工工艺复杂、成本较高等缺陷。
第三种在磁轭两端增加加非导磁材料制作的端板,利用端板上的凸缘对永磁体定位。虽然没有加工螺孔的问题,但是,永磁体只能单列使用,永磁体长度有限制,只能用于小功率电机或定转子较短的电机。
针对永磁转子常见的弊病,KDSRT11新型永磁转子,一次性解决了所有问题。据RT11新型永磁转子设计师梁昌勇先生介绍,此项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造工艺简单、效率高、瓦状永磁体能牢固地固定在磁轭上,并且,RT11永磁转子长度不受限制,永磁体可以单段,也可多段并列的永磁转子。
其特别之处在于:通过新型结构设计,优化槽定位,切向和径向均不会产生位移,并且,不需要在上面钻较多的孔,所以,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由于磁轭由冲片叠压而成,燕尾槽的加工是由模具完成,所以,易加工,分度均匀,转子长度不受限制,永磁体可以单列,也可多列。
KDS总裁兼总经理KC先生向记者表示,KDS一直以来秉承Kinetek集团百年来的品牌理念:Techonology in Motion, Serving the World.(专注于动力产业,服务全球),每年在技术研究上投入了相当规模的人力物力,目前在全球已经拥有13个专业设计研究中心,而且这个数字在逐年增加。
KDS对技术对产品追求是没有止境的:“永磁同步曳引机产品整体技术方面已经比较成熟,但是在维护性、使用寿命等各个细微技术方面,还有极大的提升空间。作为配件厂家,KDS希望通过不断完善改进永磁电机的每一个细小环节,来提升曳引机的整体功能、性能、品质。KDS要不断用更好的产品回馈我们的客户,支持中国电梯产业的发展。”
2025-04-18 09:15
2025-04-17 09:16
2025-04-14 14:40
2025-04-08 10:46
2025-03-27 09:39
2025-03-20 09:43
2025-03-19 10:14
2025-03-17 08:41
2025-03-07 09:20
2025-03-05 0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