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抢抓机遇迎难而上挺立潮头

2009-02-17 10:38 性质:转载 作者:王磊 来源:芜湖日报报业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县区工业园区调研、全市招商引资工作述评、赴合肥无锡宁波考察、送岗位送技术促农民工就业创业……在金融风暴的寒流面前,我市抢抓机遇...
  县区工业园区调研、全市招商引资工作述评、赴合肥无锡宁波考察、送岗位送技术促农民工就业创业……在金融风暴的寒流面前,我市抢抓机遇、提振信心,希望的阳光洒满江城这片沃土。
  新年伊始,市委、市政府总揽全局,全面部署加快发展的各项工作,传递出明确信息:抢抓机遇、迎难而上、挺立潮头。
    “弯道超越”源自见事早措施实
  2008年,全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实现生产总值745亿元,比上年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5亿元,增长38.8%;财政收入123.8亿元,增长17.7%。
  成绩来之不易,形势依然严峻。我市围绕“保增长、促发展”主线,抓企业发展、抓招商引资,考察发达地区发展经验。在集体调研中,市领导调研“好、大、高、外”项目进展情况,现场协调、解决问题,走进中小企业,深入车间生产线,为企业加快发展加油鼓劲。在招商述评会上,市领导上台讲经验、谈打算、求实效。在考察中,市领导深入学习他市应对危机的好思路、好办法。
  要在金融风暴这个“弯道”上实现超越,需要见事早、行动快、措施实。去年我市在全国较早出台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政策;当年9月出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十九条政策,减轻企业负担,支持企业渡过难关;成立市经济运行调度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市领导联系企业制度,赴企业排忧解难。  这个“严冬”对有较强实力和较好素质的芜湖企业来说,不仅是挑战,更是自我提升、转型升级的机会。安徽建华管桩公司逆向思考,通过新建生产线和技术改造,在市场洗牌中形成规模和竞争优势。芜湖天海电装公司经过半年多的积极调整,发展后劲十足,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日升机床在金融危机中,利用国家支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机遇拓宽国内市场,同时“走出去”做外国人生意,产品在十几个国家受到欢迎。
  众多扶持政策的出台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为芜湖实现“弯道超越”提供了充足“燃料”。当下要做的就是踩下“油门”,全力冲刺。
  创新有为寻求重点突破
  与芜湖一样,无锡企业以应对挑战为契机,以创新为驱动力,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无锡将今年定位为“科技创业与服务外包促进年”,加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年初,宁波一天内有33个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达206亿元,涵盖民生安居、重大基础设施、重点产业、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
    城市间竞争,不仅要比经济总量和规模,更要比创新能力和水平。无论是安徽叉车集团、无锡尚德电力,还是宁波雅戈尔集团、海天精工,都因为创新在经济寒冬中逆势上扬。
  芜湖企业也意识到产业调整升级的重要性,主动加大创新力度。芜湖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园建设速度不断加快。新产业园将拥有不少于10个自主研发的项目,助推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我市新的经济亮点。中集瑞江总投资3亿元的技术改造项目建成投产,每年将新增2万辆专用车产能,年新增销售收入20亿元。
    抓住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契机,我市正积极争取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努力在关键领域、关键产品、关键技术上实现突破,形成创新成果。今后一段时期,我市将努力打造两个千亿元产业,一是以奇瑞为龙头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一是以海螺水泥、海螺型材为龙头的材料产业。在做大做强三大支柱产业的同时,培育若干战略性产业,通过5年的努力,使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大幅增强。  □本报记者  王磊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