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访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魏安力先生

2007-06-14 00:00 性质:转载 作者:赵三明 来源:汽车周报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供油与后处理:从两端入手节能降排——访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魏安力先生在“第四届上海国际发动机及制造技术展览会”和“上海2007中...
  供油与后处理:从两端入手节能降排——访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魏安力先生
  在“第四届上海国际发动机及制造技术展览会”和“上海2007中国内燃机发展国际论坛”即将举办之际,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魏安力先生。
  魏安力首先谈起本次展会的特色。在整个展会期间,有两天的“论坛”时间,是“听”的体验;4天的展出时间,则是“看”的体验。魏安力特意强调,本次展会是首次由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两大行业协会共同主办,将充分展示中国的内燃机产品水平和市场空间及中国内燃机企业的形象。
  作为引领现代生活内容之一的汽车动力,内燃机技术的提高与发展变化已经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谈到我国内燃机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魏安力认为,从国内看,机动车用国3排放标准即将在全国实施,国4排放标准将于2010年在全国实施,非道路用发动机的排放标准近期也将发布;同时,汽车油耗限值标准的出台、燃油价格的持续上涨及京都议定书的签署等,给我国内燃机工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国外看,发达国家的排放法规较我国大幅度领先,发达国家并加强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我国内燃机行业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已经在科技开发与进步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开发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达到国3排放标准的柴油机不断增多,并有不少单位在研发符合国4排放标准的柴油机和汽油机方面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此外,随着国内排放限值的加严,排放后处理装置也形成了一个新兴的产业,迎来了新的、广阔的市场空间,两大协会刚成立的“内燃机排放后处理专业委员会”将加强对这一产业的研究与指导。
  “汽车工业发展的三大门槛——安全、节能与环保,其中有两项——即节能与环保最终都要落实和体现在发动机身上,它们又都牵涉到供油系统,而尾气后处理装置则显示出了对排放的重要性。”魏安力表示,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近期工作的重点是抓住影响发动机节能与环保指标最重要的两端——供油与后处理,与国家有关部门合作,建立国家级的产业研发平台,解决好中国内燃机工业持续发展的问题。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