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县域经济 思路一开天地宽 /金茂机械公司一专称雄,物料搬运设备独领风骚

2005-06-26 00:00 性质:转载 作者:阎友华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chinaforklift.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在中部崛起的进军号角声中,占据重要位置的县域经济如何用科学发展观导航?地处“中部之中”的湖北省京山县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在中部崛起的进军号角声中,占据重要位置的县域经济如何用科学发展观导航?地处“中部之中”的湖北省京山县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工业突围之战
  1993年,“楚天第一路”宜黄高速公路取道京山县域南边50多公里外的仙桃,京山惟一的过境省道——汉宜公路车流陡然减少,原本闭塞的京山有如雪上加霜。当时,我国先发区域江浙一带县域工业高速发展,京山周边县市也在加快工业化进程。面对交通日益边缘化,以及境内国家和省投资项目为零的被动局面,京山发展工业之难,一时给人“难于上青天”之叹。10多年过去了,人们惊喜地发现,突破交通、投资、技术等瓶颈,京山的工业突围之战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以工业经济为表征的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正悄然形成。
  在去年湖北省外贸出口中,京山工业创汇6000多万美元,跃入全省前3名。在出口产品中,京山轻机集团生产的纸制品包装机械,为轻工领域的一大母机,销量居全球同行业之冠;金茂机械公司一专称雄,物料搬运设备独领风骚,覆盖亚洲70%以上的市场;戴蒙德公司主攻锅炉吹灰器,勇夺全国同类产品魁首,产销量占据国内半壁江山。去年,该县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已达到10个。有关数据显示,京山初显规模的机械制造、建材加工、纺织服装、化工冶金、食品加工等五大产业集群,去年提供的工业增加值达20亿元,税收1.2亿元,对全县GDP贡献率达31.8%。
  闭塞的京山,是如何实施工业突围的呢?
  扬技术密集型和产品高附加值之长,京山工业避开了原材料和产品大进大出不便之短,突破孤悬鄂中、交通闭塞的局限,坚持数年,做大做强了一批骨干企业。坐落在京山城东的轻机集团大片新厂房,一眼望不到边。该集团生产区里,随处可见从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引入的先进设备,一台价值动辄百万、几百万美元。而建在武汉的京山轻机技术研究院,聚集了一批锐意探索当今世界同类产品前沿技术的精英,为集团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技保障。
  以开放的视野、务实的行动,引入先进技术与管理,京山工业突破了工业基础薄弱、技术落后的局限,先后孕育了一批经受市场风浪考验而立于不败之地的行业巨人。
  利用改革提供的企业体制重构机遇,京山围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招商引资,突破了工业发展投资单一、资金短缺的局限,一举打开国内外资本进入县域的大门。5年前,周边一些县市棉纺企业日子差强人意,对外来寻求合作的投资者多数不大注意。京山却采取了相反的态度,把有3万锭规模的棉纺厂租赁给广东伟嘉集团经营,3年之后又让其全额收购。几年间,这家企业生产能力翻了4个“跟斗”,与国内一批大型棉纺企业展开竞争。在有着11万锭棉纺生产能力的伟嘉公司,映入眼帘的,是意大利自动络筒机、德国气流纺等当今国内外的顶级装备。
  “三农”破冰之旅
  10多年前,全国不少县市的同志,曾到京山参观,了解这里资源永续利用的生态农业探索。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持续10多年的自发式生态农业建设,让京山一半以上的山林、土地,占农村60%以上的农户,进入“山上栽树、坡间种果、水田种稻养鱼”等生态农业之中。在最为鼎盛的1991年,全国、全省相继在京山召开现场会,推广这里经济、社会效益并举的生态农业模式。
  时至今日,当年生态农业建设的好些项目,如大面积种植的银杏、板栗,因地制宜开挖的鱼池,利用自然条件兴建的多种经营基地,依然源源不断地为当地农民“创造”着钞票。更为可贵的是,当年播下的农业发展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的观念之种,一直在这块土地繁衍、生长。实事求是,坚持科学,不断探索,主导着京山农业的发展。
  2000年,京山被选定为湖北省两个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县。此后4年,京山以壮士断腕的气魄,先是将农业税之外的所有收费,一律革除;接着,按国家要求,减免农业税3个百分点;今年,又全部免征农业税。完成这个今天看来平常的过程,京山经历了打头阵、闯难关的艰难时日。其间,有30多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因影响改革受到严厉处分;有2553名各类行政人员,被精简分流,中止了许多机构向农民伸手过日子的不正常状态。在农村税费改革基本完成之后,京山即着手乡镇党政机关改革。
  两次重大改革,为京山农业带来新的局面:向农民伸手收费的乡镇有关机构不复存在,农民种田的行政支出不复存在,农民种田的热情一下子迸发出来。扫除农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作为农业生产主体的农民,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得到调动,与政府倡导的农业产业化、集约经营、工农统筹等“一拍即合”。京山生产的“国宝牌”桥米,走进了武汉、广州等地超市,每公斤卖到16元的“天价”。去年,经营这一优质农产品的京山国宝桥米公司,将占全县1/3的农户,纳入订单生产之中;按订单种植的优质稻发展到40万亩,占全县水稻播种面积的一半。过去谋划多年的农业产业化,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和谐共享之路
  近年来,京山作出了装扮县城的不懈努力:投资2000多万元治理环城河,还一河碧绿、两岸垂柳;将一个个工厂,从民居、商铺间“撵”向城东工业新区,为10多万居民提供宁静宜人的生活空间;以人为本,重新修编城市规划,将城建和管理纳入科学轨道。京山县委书记赵志诚解释,如此种种措施,追求的就是把发展和改革成果让全社会共享。
  今年,京山城乡2000名青壮年劳动力,被安排在县内外培训,这是为即将开业的工业新区几家企业准备的适应性员工;中百广场、嘉美购物等新型商业企业,急需用工500名,县就业培训机构及时全额输送;经对复退军人、下岗职工、外来务工人员等摸底,全县筛选出1240多名有专长的人员,满足了城市建设、管理中保安、保洁、保绿等专门工种的需求。
  据统计,京山农村目前共有8.7万人在县内外打工,占农村劳动力的一半;城镇就业再就业人员达1.8万人;城乡就业人员年均收入约6000元。县劳动保障局副局长唐善学透露,一年前,这3个数字分别是8万人、1.2万人和5000元;两年前则分别是7.5万人、1万人和4000元。他认为,京山之所以出现城乡就业人员和收入逐年增长,是县域工农业稳步发展,不断提供就业新岗位的结果。这就是改革发展带给群众的实惠。
  京山县城南郊,惠亭水库北岸,分布着一处处“农家乐”;县城东边,温泉四周,建起一座座休闲设施。西出县城5公里的高岭村,也有几十家农户办起了“农家乐”,眼下家家顾客盈门。这里主人说,政府帮着规划旅游房舍,还商量农家特色菜谱,让城里人来得高兴,吃得尽兴,玩得开心。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严欣友告诉记者,县里这一富民、利民举措,目的是让城乡居民同享改革发展成果。(1232中国经济导报)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