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东北亚各国竞相开发建设港口,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区域内的重复投资。各国应该注重加强相互之间的物流分工与合作,提高物流...
“目前,东北亚各国竞相开发建设港口,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区域内的重复投资。各国应该注重加强相互之间的物流分工与合作,提高物流的效率。”出席2004东北亚经济合作论坛高峰论坛的
韩国贸易协会会长助理韩永寿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韩永寿说,韩国计划到2011年建设30泊位级的釜山新港和33泊位级的光阳港;
日本于今年6月宣布建设“超级中心港口”计划,积极推进东京港、横滨港和大阪港各自实现港湾化的宏大计划;中国的上海港也有建设大规模码头的计划。
“东北亚各港为竞相实现中枢化地位而进行港口开发,必将导致东北亚地区整体的重复投资,进而也将出现港口闲置的状况。”韩永寿说,目前,韩国光阳港的货物吞吐量仅为处理能力(282万吨)的一半。
“今后,随着东北亚经济的发展,区域内贸易将越来越活跃。日本对中国出口占日本总出口额的12.2%,韩国是20%,区域内的贸易非常活跃。”韩国国家情报院前院长、新千年民主党高级顾问李钟赞说,东北亚的区内贸易有农产品、水产品、工业生产材料,主要是把原材料和中间材料出口到其他国家并进行生产、组装、加工。也就是说,水平分工率更高了,物流的重要性也更强了。
日本丸红株式会社执行董事、驻中国总代表真锅忠夫也认为,包括山东省在内的中国环渤海经济圈各省的总GDP占全国的20%以上。“其规模完全可以与长江三角洲或珠江三角洲相匹敌,甚至是有过之无不及。”但是,其地域面积之广远远超过长江三角洲或珠江三角洲。考虑到这种地理环境,他认为,在展望环渤海经济圈今后的发展和与周边各国的贸易投资前景时,物流业发展的水平是关键所在。“反言之,物流不完善,本地区就不可能有飞跃式的发展。”
那么,东北亚各国究竟如何加强物流的分工与合作?韩永寿认为:“应控制竞争性港湾开发,充分利用邻近国家港口的有利条件,甚至进行委托代理。同时,政府之间或民间机构有必要建立可深入探讨的协商机构。”李钟赞则认为:“
现代物流不只是保管和输送物资,而是通过物流这个过程促进生产,提高附加值。因此,应在空港及港湾附近建设物流中心。”同时,李钟赞还认为,为加强东北亚的物流合作,提高对物流体系的共识、实行标准化作业、共同开发人力资源也是必要之举。